随着汽车产业由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深远变革,传统的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迁。
一时间,“新能源汽车之都”争夺战在国内诸多城市间打响。
在全新的时代机遇面前,吹响号角的,不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传统汽车产业重地,还有合肥、常州、深圳、苏州、杭州、青岛等后起之秀——这些城市都在向“新能源之都”目标发起冲击。
作为新入局者,青岛也在抢抓产业风口,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当多城竞逐“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态势愈发明显,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又该如何在竞争中赢得未来?
城市心观察第911期
撰文/冯亚楠
审校/高涵
多城角逐,谁更胜一筹?
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优秀表现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抹亮色。
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25%;发生融资217起,吸引了200多个重大建设和项目投资,总投资额超过13000亿元。
11月,中国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总额达60亿美元。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
毋庸置疑,在百业受影响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凭一己之力拉动了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
如此强烈的造富效应和发展前景,强烈地刺激了各城市的神经。
基于此,中国各大城市对于落子新能源车项目的进程进入新一轮提速阶段,围绕“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之争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最激进的实力派上海,老牌劲旅后劲仍猛的深圳,满屏写满逆袭的合肥,拥有豪横生态布局的柳州以及北京、重庆、武汉、广州、常州、苏州、青岛等城市都在向“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目标发起冲击。
从生产制造到推广应用,可以说,中国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所有“梦想”都是从深圳开始实现的。
与上海、广州、长春等传统汽车产业重城相比,深圳虽然在燃油车制造领域并不占优势,但是深圳站在了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风口,提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
目前,深圳已经形成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拥有龙头整车企业比亚迪,和大批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业,以及华为、腾讯等龙头科技企业。
有着“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之称的上海,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99万辆,同比增长56.5%,其产值达到2888亿元,同比增长56.9%,产值产量均创新高。
而合肥则通过“以投带引”,依托国资平台,积极招引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带动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引导基金实现“招商引资”的典型代表正是“蔚来汽车项目”。
同样,面对风头正劲的新能源,江苏省和浙江省依托长三角地理位置优势,一路高歌猛进。其中,江苏的常州、苏州和浙江的杭州崭露头角。
1月28日,常州“新春第一会”就是“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根据会议内容,常州新能源汽车2022年实现整车产销超34万辆,占江苏全省的一半,在传统造车强市、能源大市中突围。
从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来看,杭州既有快速转型的传统燃油车品牌吉利,也有近年来快速崛起的造车新势力零跑。其中,以杭州为总部的吉利汽车,也在频频扩大在杭州的发展版图。
通过“补课式”的发展以及“全链”的稳扎稳打,2020年青岛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3万辆,创历史新高。2021年,青岛市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突破17.2万辆,再创历史新高。此外,青岛提出到2025年,汽车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建设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值得关注的是,在已披露数据的2022全国主要新能源造车城市中,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1.55万辆,这一数据直接跑赢上海(99万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城市。
而深圳、重庆、常州和广州等城市的新能源车产量分别为55万、36.9万、34万和31.3万辆。合肥、长沙、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均为十余万辆。
在这场抢位战中,本不是“科班”出身的西安,其弯道超车无疑为更多“后起之秀”城市带来了信心。
细数“后起之秀”队列,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暗暗发力的青岛,又该如何汲他人之长?
如何更好参与这场“竞都”之争?
众所周知,早期在轻工业上顺风顺水的青岛,曾与汽车产业发展“黄金期”失之交臂。
当下,全球纷纷布局低碳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使得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成为风口。
于青岛而言,这一风口将是获得一次“洗牌”、再打出“王牌”的全新机遇。
从未停止造车之梦的青岛也立刻“嗅到”并抓住了机遇。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2022年,十年间,青岛累计发布100余条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分区市来看,在即墨区、胶州市和莱西市均有布局新能源整车制造及相关零部件企业。
以专业化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和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打造新能源汽车国际招商产业园,致力于建设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2022年11月18日上午,奇瑞青岛超级工厂首台整车下线。该工厂是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的第四个整车项目,也是奇瑞集团最先建成、实现量产的超级工厂。
图片来源:青岛新闻
这个超级工厂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四大工艺,年产20万辆,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80亿元。项目还吸引了20多家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当地。
与此同时,青岛还发展三个新能源专用车及配套生产基地,即高新区新能源专用车及充电装备制造基地、胶州新能源专用车及LNG装备制造基地、平度新能源专用车及电池材料制造基地。
此举则是致力于形成以整车生产为主导,以核心零部件为支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在政策助力上,青岛也是毫不手软。去年9月9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青岛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其中包含6条奖补举措,从整车增产到关键零部件提档补齐,再到氢能源汽车产业的专项支持,以及新能源汽车路权给予优先支持,最高奖励金额达1亿元。
如今,作为青岛重点打造的24条产业链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青岛有望冲击万亿级的产业之一。
纵观近些年,青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步和成绩有,但距离头部城市仍有不小的差距。
当下,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规模不大、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规模较小,无法形成联动效应;面临着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科技人才积累不足,创新引领能力不足等问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安之所以能够问鼎宝座,一定有可学习之处。
正所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是早早布局,久久为功。
在此过程中,深度“绑定”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车企,是西安得以弯道超车的关键。
早在13年前,西安就已着手引进比亚迪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并于2014年建成投产。
在陕西省、西安市层面,同样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值得一提的是,汽车产业是陕西及西安唯一一个确定拥有两条省市重点产业链的产业,即商用车(重卡)产业链和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
正是基于良好的地企合作体验以及优质的营商环境,使得比亚迪近年来持续“重仓”陕西。
目前,西安已经成为比亚迪最大的生产基地。并且是除总部深圳以外,布局最全、业务合作最广的城市。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西安的“长期主义”不仅在于吸引企业长线投资,也体现在“重仓”科创,践行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链融合”逻辑,培育新能源汽车科创的新势力,进而为日后升级迭代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可否认,站在追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口上,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积极布局,但近两年,也出现众多造车新势力停摆、陷落、彻底消逝等现象,使得对其给予厚望的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这也时刻提醒着各城市对于“新能源之都”的追逐,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违背产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