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张陇峰 通讯员 李文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核心。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陇县厚植地域资源优势,探索特色农业产业振兴乡村新模式,围绕“奶山羊、苹果、食用菌、核桃、烤烟、中蜂”六大产业,聚焦产业结构提升、政策机制优化、专业人才培育三个重点,不断促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兴旺、群众致富增收,激活了陇县特色农业产业振兴“新引擎”。
聚焦产业结构提升,增添发展动能。围绕《陇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坚持项目推动、市场拉动与集体带动相结合,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板块式布局、链条式集聚、循环式生产、集约式发展”思路,围绕举县兴羊乳、台塬栽苹果、川道食用菌、特色抓烤烟、浅山上核桃、深山育中蜂的六大产业格局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以和氏乳业、飞鹤乳业两家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扩群增量,全县奶山羊存栏达到 57.2万只,羊乳全产业链产值达72.3亿元;全县有机苹果规模达到10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3亿元;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16个,种植规模3000万袋,在稳定香菇发展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羊肚菌、平菇、灵芝,实现了“一菇独秀”转型到“多菌齐放”;紧紧围绕烟叶供需总量“由稳转增”发展机遇,种植优质烤烟3万亩,产量达5.5万担;建核桃基地107个,全县核桃面积达56万亩,年产量2万吨,产值3亿元;以打造“桃园蜜谷”和“花园蜂谷”为引领,实现存栏蜂群 6.36万箱,蜂蜜产量690吨,产值2740万元。
聚焦政策机制优化,激活发展潜力。印发《陇县财政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项目管理工作规范》,投入资金7726.85万元,完成特色农业产业衔接资金项目86个。完成智能联栋温室配套供暖、温室大棚、蔬菜大棚改建、食用菌大棚配套建设项目;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5个,发展奶山羊6500多只、肉牛500多头;新建柴胡、五味子等药材生产基地1800余亩;建成优质苹果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建材综合市场等项目68个。印发《陇县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增收联农带农机制》,鼓励经营主体通过“分户生产、订单收购”“入股分红、参与经营”“村企联营、合作共建”“集体带动、抱团发展”等方式将群众牢牢嵌入产业链。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创新带动模式。修订《陇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2022年认定的4个县级农业产业园区所在镇、县域带动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发展产业效果明显并与脱贫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17个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羊乳产业主体奖补共527.8万元;对有能力且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监测户307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75.3万元。印发《陇县2022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方案》,对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产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分情况给予贴息支持,共发放贴息112.5万元。
聚焦产业人才培育,积蓄发展后劲。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和家庭农场培育提升行动,增强农村产业发展后劲。针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特色品牌打造”等10个类型,对各镇村产业干事、致富带头人、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线上学习培训。推荐4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新业态产业带头人、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全省“头雁”培育项目,后续5年内将持续培育“头雁”20余名,通过“政府主导、高校授课、企业研学、基地实训、学员互访”培育机制,进行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训,充分激活“头雁”引领作用。借助产业帮贫技术服务体系,组建了400多人的农技队伍,成立了“山羊卫士”“苹果管家”“香菇保姆”三支技术服务队,每个服务队配备技术服务人员15人,全年提供技术服务60余次,开展技术培训20余次。开办致富带头人培训班1期,培训93人,并选派7名优秀成员参与省级培训,使群众学到发展技能,走上致富路子,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在今后工作中,陇县将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按照“科技创新提水平、提档升级转方式、提质增效促转型、拓展销路辟市场”的思路,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全链升级,打造西北地区特色农业产业振兴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