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陕西回民军有多难?横行14年,纵横陕甘新3省,2次大败左宗棠
2023-05-11 07:00 来源: 惊艳时光的哲学
原标题:平定陕西回民军有多难?横行14年,纵横陕甘新3省,2次大败左宗棠
平定陕西回民军有多难?横行14年,纵横陕甘新3省,2次大败左宗棠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为了广招兵马,扩充实力,征集粮饷,派遣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祜王蓝成春等率兵3万远征豫、陕。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陈得才部进入陕西,直通西安。 与此前后,在云南昭通起义的李短挞(李永和)、蓝朝柱(蓝大顺)、蓝朝鼎(蓝二顺)起义军的余部也由四川进入陕西。两支义军的入陕,导致全陕展动,从而也引发了陕西大规模的回民起义。
1、陕西回民军的壮大
当太平军到达长安县尹家卫时,渭南的回民领袖洪兴立即派人“赴尹家卫输款”,并作为向导,引太平军东进。
该年四月,回族团勇因在华州张一村砍了几根民间竹子被打死两人,引起回、汉民族纠纷。官府不能公平处理,辱骂责打回民,民族冲突迅速扩大,渭南仓头镇、大荔羌白镇、王阁村等成为回民反抗中心。
陕西巡抚瑛棨,督办团练大臣、前都察院副御史张芾见回民势力强大,一时镇压不成,改行安抚。
张芾从省城出发,往渭南等地晓谕回民军。到达临潼县油房街时,向回民军传出话说:造反的只任武一人,交出任老五(即任武),一切都好解决。恰好任武在场。
任武回到仓头镇集合数千人,包围油房街,将张芾押往仓头镇,在渭河滩上处死。陕西回民反清斗争正式爆发。
陕西回民起义爆发后,起义军首先围攻的是大荔。接着华州、华阴、耀州、长安、蓝田、高陵、泾阳、富平、咸阳、蒲城等地也都爆发了起义,自东向西迅速蔓延和扩张,渭河南北到处是起义回民,总数达20万人。
为了统一步调,在起义之初就组成了十八大营,主要首领有任武、洪兴、赫明堂、马世贤、马龙、马正和、白彦虎、马四元、乜( niè)代荣、乜代恩、邸大魁等。
此后,随着起义军的扩大,十八大营的首领有了较大的变化。各处回民军除了攻打团练外,还以主要力量围攻城池。在东部围攻同州府城(今大荔),力攻9昼夜,未能克,遂转移他处。在西部主要攻打凤翔府城,坚持长期围攻。 在中部的泾阳、富平、咸阳一带的回民军,多次攻打省城西安。
驻守西安的清军提督马德昭被万余名回民军大败后坐困于城内,等待援军。
2、陕西回民军的西退
同治元年秋,直隶提督成明奉命入陕,渡黄河而向大荔进发,遇回民截击,退居朝邑(在今大荔境内)城内。
清廷又以兵部侍郎胜保为钦差大臣,率步骑六七千人(号称12000人)从安徽开来,镇压农民军。
胜保由潼关向西进发,沿途不断遇到回民军打击。仅在临潼一战就死伤兵勇1000余人。胜保吃了败仗,不敢恋战,只好在夜间由小路绕道进入西安。
胜保军队在西安城内、城郊肆意抢劫,纵酒淫乐,无所不为,但与回民军的战斗却连连败北,损失惨重,被人戏称为“败保”。
胜保哀叹回民起义军“西剿则东驰,东攻则西窜。以趋避为长技,势难专制。”
胜保龟缩在城内,不敢出城与回民军交锋,甘愿站在城上听回民军辱骂。 他还讳败为胜,捏报战功,奏称抵达陕西后“三战三捷,省围早解,叠平贼巢”,从而引起了陕西官绅的极大不满,纷纷列款纠参,“沥诉其罪”。十月底,清廷震怒,降旨将其革职拿问,不久被锁拿进京,如律赐死。
同治元年底,清廷又命荆州将军多隆阿为钦差大臣,统带27营,共13000余兵马,由湖北到陕西镇压回民军。
多隆阿虽目不识丁,但作战凶狠,很有威慑力。他吸取了胜保失败的教训,采取步步为营、更番层递移进的战术,率清军由东向西,先攻占了韩村八营,又渡过洛河,猛攻同州府王阁村、羌白镇的回民军据点,同时采取“招抚”政策,以瓦解回民军斗志。
王阁村回民军在堡外挖陷阱濠堑,于羌白镇外列营以应清军。双方反复攻战,羌白镇、王阁村等寨堡先后被攻破,堡内回民“积尸成阜,流血盈州”。
王阁村、羌白镇的丧失,使同州回民军遭受重大损失。以后他们虽曾进攻西安城,但均未得手。
至同治三年五月,东路回民军悉数西撤。清军乘势连克泾阳、乔店镇、孝义镇、仓头镇等回民军据点。此时回民军内部发生分裂,任武被禹得彦所杀,马彦英等投降了清军。
据报,此一时期回民军头目十多名、军土一万数千名在战争中阵亡。官兵死300余名,伤千余名。
这时,凤翔回民军崔伟部集结十数万人,东自横水,西至陈村,连营数十里,围攻凤翔府城已有大半年之久,城内粮食短缺,疫疠流行,士兵哗变溃散不断,官员坐困待援。 多隆阿命陶茂林部驰援凤翔,雷正绾部进攻邠州方向,曹克忠部攻三水。陶茂林军一路不断受川滇农民军和回民军的袭击阻拦,到凤翔城后,与城内清军夹击回民军,被围困长达16个月的凤翔之围才得以解脱。
同时,曹克忠军破三水、白吉原,雷正绾解邠州之围。陕西回民军重要据点丧失殆尽。而此时甘肃回民军反清斗争已成燎原之势。 陕西回民军于是乘机分两路向甘肃转移。北路经乾州、邠州(彬县)入甘境,活动于固原、华亭一带;南路由凤翔经汧阳(今千阳),出陇州马鹿镇、故关,活动于清水、张家川等地。
陕西回民起义由于起事仓猝,又居住分散,因此起义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也没有一个共同的领袖,起义军支股繁多。
3、陕西回民军第一次返陕的失败
从同治五年(1866年)春开始,受兰州兵变及甘肃各地回民起义的鼓舞,活动于甘肃的陕西回民军掀起了东返陕西的第一次高潮。
四月十五、十六等日,回民起义军“分前后两股,招诱溃勇东趋,前股系崔三,统带约四五千人,叛弁袁奎等附之”。 十七日至陇州温水沟、塬子头,围攻州城,后至城西20公里的咸宜关。
回民起义军围攻陇州时,主力已至汧阳寺沟,四月二十一日,围攻汧阳县城。回民起义军在距城2公里多的保安堡与清军激战,后撤至新兴堡、寇家河等处。 因通往凤翔、宝鸡的大道被清军阻挡,遂分马队由北山小道至凤翔盐坎堡一带,前队已至岐山。
二十二日,回民起义军主力由新兴堡,经碧草镇至凤翔黄里铺,在洛城河湾击毙清通判周宏谟。 二十三日,至柳林铺,经董家河、孙家堡,翻越汧阳县老爷岭,退回甘肃灵台县新集镇。后股穆三统带万余人,在白牛堡、太冲堡遭清军围剿,也退回甘境。
五月四日,回民起义军首领马生彦、孙义章等,联合靖远、静宁、固原、隆德各处起义军,陆续至陇州等地。 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返陕斗争,参加者约四五万人,甘肃陇东地区的陕西回民起义军绝大多数人都参加了。
他们“并力陕疆,誓不回顾”。初九日,主力2万多人进攻太阳沟,击毙清军参将萧玉田。初十日,分队东进:
一支由王家嘴经蒲峪、焦家山、太冲峪、白牛峪,入宝鸡境;一支由阎家湾经白家滩、麻子山、把关口、温水沟,趋汧阳。
马队已分股由麟游绕至凤翔横水镇、石羊铺,汧阳杜阳镇、巴都等处。
由汧阳黄里铺至距凤翔数里的十家营、故城。凤翔危急,清廷急令刘厚基、金顺等驰援,又调王得胜、萧庆高分别增援宝鸡、陇州,加强对汧陇通道的防守。回民起义军久攻太阳沟不克,五月底,马生彦、孙义章等主动撤退,经故关退入甘境。这次返陕因受清军阻击没有实现回归故土的目的。
五月,“渭南余、马两阿浑,并男妇约二三万回陕就粮”。六月初由陇州赤延镇返回甘境,至上关、白杨林,遵清军截击,向尖骨山退走。
回民起义军大规模的返陕斗争失败后,在陕甘边界的上关、下关和尖骨山等地与清军进行了殊死战斗,后大部向庆阳府转移,集结在董志原地区。
4、陕西回民军“十八大营”
他们按照原来的村社分屯各处,一边生产,一边准备战斗。每支部队的驻营地称为营,共计18个驻营地,故总称“十八大营”。
十八大营不是新的军事编制,分散性也没有完全克服,但各部之间互相协作和配合作战比过去紧密了。
十八大营每营设元帅,指挥作战,元帅姓名史籍记载和口碑史料不完全一致。
记载比较详细的是左宗棠的奏折,同治七年(1868年)十二月十日,左宗棠在《剿贼连获胜仗折》中说:
“此次窜扰邠州、三水北路之贼系回目白彦虎、马长顺、邹阿訇等股,其禹得彦、崔伟即崔三、陈林、马正和等逆酋,则方赶陇州求抚,其党赴水罗城一带掳掠,未与俱来…窃维董志原回逆,号称十八营,回目冯君幅、杨文治、马生彦三逆已遁入金积(堡),所有伙党均归并白彦虎、马长顺等。其禹得彦、崔伟、马正和、陈林等在诸回酋中颇称桀黠。”
同治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左宗棠在《回逆全股东犯迎剿大捷折》中又说:
“董志原回逆号称十八营,其中回酋如陈林、崔伟、禹得彦、马正和、白彦虎、余彦禄等皆拥众万余,素称剽悍。近因分股出掠,均被官军击败,饥蹙日甚…遂纠集十八营,倾巢东犯,以陈林、冯君幅在前,崔伟、余彦禄、马正和、蓝明泰等继之,其余逆首随后策应,共合悍党三四万。”
两次奏折共记载了12位十八营首领。
另据马长寿先生曾在甘肃平凉市陕西回民后裔中进行调查,回民口碑相传,除上述12人外,还有阎兴泰、赫明堂、毕大才等人。
5、捻回合势
同治五年九月,捻军的西支约6万人在梁王张宗禹、沃王张禹爵、怀王邱远才带领下,从河南进入关中,所向披靡,引起了清廷巨大的恐慌,但却大大激发了回民起义军的返陕斗志。
回民军“瞰官军方萃力讨捻,皆纷纷人犯”,配合捻军作战,形成“捻回合势”。
清廷在陕西的统治再度告急,陕甘总督杨岳斌无奈中只好向清廷请求病免。清廷急忙调补闽浙总督左宗棠为陕甘总督,对付捻、回起义军。
左宗棠因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时出力甚多而为清廷所赏识。
他接到任命圣旨后,从湘军中挑选了3000人,又从湖南招募旧部3000人,奏调广东东路提督高连升随剿,以刘典帮办军务。
同治六年正月,清廷进一步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陕甘军务。 左宗棠针对捻军流动作战的特点,购买战马3000余匹,炮手2500多名,建立了一支马队和炮队,并制定了“先秦后陇”、“先捻后回”之策,即先重点对付陕西的捻军,孤立回民军。
六月,左宗棠在潼关召集军事会议,部署了剿灭捻、回起义军的方略:
刘松山、郭宝昌、刘厚基、高连升等部共约2.1万人,为剿捻之师;刘典、黄鼎两部共8000多人,驻守陕甘边界,为剿回之师;其余楚军万余人,分驻风翔、宜君、华州、华阴、渭南、临潼等地,策应各军,为兼讨捻、回之师。
左宗棠认为西捻军“意在窜豫”,因此,在渭河南岸,东自三河口,西至郿县、宝鸡,令一军凭渭立营,严防西捻军南渡。又将郿县、宝鸡属境秦岭各峪口及路径掘塞,以防西捻军向南退走。
但捻军在回民军的配合下,经过大规模的运动之后,突然军锋北转,挺进陕北。清军主力也就被吸引到了陕北,关中西部的凤翔一带只剩下3000清军防守。
乘关中清军防守空虚,甘肃庆阳、宁州、正宁、镇原、清水等地的陕西回民起义军纷纷从凤、邠、汧、陇等地进入陕西,出现了“捻回合势”、“捻自南而北千有余里,回自西而东亦千有余里”的抗清斗争高潮。
同治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北上的西捻军同回民军配合,一举占领了绥德州城,使得左宗棠惊恐万状。
他一面上奏朝廷自请严议,一面紧急调兵进剿。
6、陕西回民军第二次返陕的失败
正当西捻军在陕西鏖战正酣、转战南北时,在山东、江苏战场战斗的东捻军出现了危情,紧急向西捻军求援。这样,西捻军只好撤出绥德城,飞驰南下,由宜川渡河入山西,去解救东捻军。西捻军能够顺利渡河东进,同集结在宜川城西南10公里的刘管村、羊献坪一带大股回民军对清军的阻击分不开。
西捻军渡河入晋后,左宗棠一面诚惶诚恐地上奏清廷,“自请从重治罪”,一面紧急调集了大批军队,东渡入晋追击西捻军。陕西军务暂由刘典代理。
此时陕西境内清军只有一万数千人,兵力空虚,而陕北延、榆地区又有董福祥、高万镒、扈彰等为首的数十万溃兵游勇、饥民武装。
在四处活动,打击清军,使得清军首尾难顾,无可奈何。在此情况下,于同治七年初,再次掀起了甘肃回民军返陕高潮。
以马正和、白彦虎等为首的董志原十八大营回民军,向东多次进入鄜、洛、宜等县,还南下白水、韩城、澄城、同官、耀州、三原、富平等地,抗清斗争如火如荼。
在捻军失败后,左宗棠于同治七年十月回到陕西。
他认为,董福祥率领的饥民、遗勇武装虽有数十万众,但成分复杂,专事劫掠,活动分散,容易对付,而回民军固守根据地,较难剿灭,所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先集中力量对董福祥部下手。
十二月初,清军东起榆林西到靖边,对董福祥、高万镒、李双良的饥民武装发起围剿。刘松山收买了董福祥的父亲董世有,诱使董福祥投降。 次年二月,董福祥投降清军,刘松山收编其部十余万人,挑选精壮编为董字三营,分别由董福祥、张俊、李双良带领。
董福祥投靠清军后,随刘锦棠攻占金积堡、河州、西宁等处回民起义军据点,疯狂镇压回民起义军,变成了左宗棠的帮凶。
为了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回民起义军一方面加紧筹措粮草,准备固守根据地,另一方面主动出击,以打乱左宗棠的围剿计划。
起义军分几批发动了大规模的返陕斗争,力争深入关中腹地,同时,在陇南开辟战场,向河狄地区回民靠近,计划乘虚进攻兰州,分散清军力量,牵制清军围剿董志原。
但是,董志原回民军的分股返陕活动和陇南战役遭受到了刘倬云、雷正绾、魏光焘、张福齐、敖天印等部清军的猛烈反击,损失惨重。
董志原十八大营回民军为了集中力量对付清军,在萧金镇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决定将队伍缩编为四大营,由白彦虎、禹得彦、崔伟、马正和为统帅,撤出董志原,向宁夏黑城子、下马关、预旺城及灵州金积堡一带撤退,与马化龙领导的宁夏回民军汇合。
7、陕西回民军的结局
同治八年(1869年)二月二十三日,左宗棠命令雷正绾、黄鼎、马德顺等部分三路进剿董志原,先继占领董志原、镇原、庆阳。四月,陕北各地的反清武装均被清军镇压下去。
同治八年秋,各路清军会攻宁夏,矛头直指金积堡。 马正和、陈林、余彦禄、马长顺等率领陕西回民军与金积堡起义军配合,同清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杨文治、马正和牺牲。
白彦虎、禹得彦等截击清军运粮部队,以牵制清军。同治九年十一月,金积堡被清军攻破,万余名陕西回民军出降。
在金积堡陷落前,白彦虎、崔三、禹得彦等就带领陕西回民军主力及眷属退往西宁,驻扎于大小南川。
同治十一年正月,左宗棠取得河州,并加紧对陕西回民军首领分化瓦解。白彦虎机智善战,屡败清军,是陕西回民军中坚定的起义首领。
七月,左宗棠进驻兰州,派刘锦棠率军进攻西宁。白彦虎、崔三、禹得彦所部陕西回民军和马桂源领导的西宁回民军,在湟中与清军血战60余日,最后失败。
崔三、禹得彦、毕大才、禹中海等人投降清军,所部被编为清军旌善营;白彦虎、马长顺、于小虎等带领数千回民军由永安南北草滩一带经河西直趋肃州。
他们与清军数次作战,但因清军云集,马文禄领导的肃州回民起义败局已定,白彦虎等便于同治十二年六月率部西出嘉峪关,退往新疆,经哈密、吐鲁番,到达玛纳斯河流域。
白彦虎在红庙子、古牧地、玛纳斯一带,联合当地回民抗击清军追剿。
光绪二年(1876年)六月,古牧地战役中白彦虎失利,在清军和民团的围攻下,白彦虎走投无路,遂南投阿古柏,“思藉为声援以自固。”
阿古柏死后,在清军的追击下,白彦虎经库车、拜城、乌什到达喀什,光绪三年十一月,率500军眷,由喀什西北的纳林河进入俄国七河地区。原打算借路去麦加,当地穆斯林留他们住下。
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地区马青山镇、朔尔——提别镇、贾尔帕克——提别镇等处的东干族就是陕西回民的后裔。
100多年以来,他们一直思念祖国,依旧保留着陕西方言和生活习俗。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