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合力精准攻坚 携手共奔小康 ——陇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陇县发展日新月异。
记者 刘强 田锡超 通讯员 石转玲
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陇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县(六盘山区),全县曾有贫困人口13677户49479人,贫困发生率33.54%。
“我们一定要解决好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坚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说。这是陇县党政一班人的决心,也是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人民庄严的承诺。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陇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县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宝鸡市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以“头雁”引领、产业扶贫、生态雅村强基等“八大工程”为支撑的“菜单式”扶贫,使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5月,陇县成功摘帽,全县贫困人口减少至942户161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7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东南镇纸沟村新貌。
“红色头雁” 带队伍强党建
“噼里啪啦……”12月5日,东南镇梁甫村贫困群众张福林的家门口放起了鞭炮。今天正是他孙子结婚的大喜之日。“陈书记,你能来真是太好了。自从你到村里以后,我们村子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我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张福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前来道贺的梁甫村第一书记陈宏科说。
梁甫村是由原梁甫村、牙科村和丁马村合并而成的村。2018年3月,原先在陇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的陈宏科到梁甫村担任第一书记。
“一个好支部,胜过千万元投资。”一上任,陈宏科就着力解决合并村基层组织如何高效工作的问题。他通过大量走访,选出了有能力、党性强的年轻干部,并探索实行了“四支力量”周评比、月小结、季考核制度,激活了干部干事热情,大大改变了村里“没人管事情、群众上访多”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他跑项目、争资金,带领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解决村里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现在的生活,好得很!”72岁的贫困群众张翠英高兴地说。在陈宏科的帮助下,她住进了新房子。
陇县主要领导走访贫困户。
脱贫攻坚,主体在群众,关键靠干部。
陇县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党政同责的要求,全面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拿出80%以上精力,带头“住”村指导;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帮扶;建立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八办七组”工作体系,8个行业扶贫办公室、7个专项工作组力促攻坚任务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陇县坚持在脱贫一线选配干部,出台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培养选拔干部的意见》,建立了脱贫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机制,结合贫困村的脱贫难度、选派单位的职能以及选派干部的个人专长,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坚持在脱贫一线考核干部,建立脱贫一线干部考核机制,对年度考核优秀的第一书记,在评优树模、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不称职或不作为不尽责的第一书记予以召回,由选派单位重新选派,问题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倒逼“头雁”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产业扶贫 绽放致富之花
12月4日上午,在陇县温水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里,温水镇枣林村的贫困群众邢小林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以前打零工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在大棚里干活,不仅收入高,而且方便照顾家里。”邢小林对记者说。
2018年,邢小林入园签订两座大棚“借袋还菇”协议,当年就有了2万元的收入。如今,他带领其他贫困户承包了10座大棚,一年能挣十几万元。
温水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是宝鸡市“嵌入式”扶贫示范基地,由陇县宏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经营。公司负责人李晓宏介绍:“这种扶贫模式的核心是‘借袋还菇’。基地借给贫困户每棚8000个菌袋,并以每公斤6元保底价回收香菇,使贫困户每年两季收入1.6万元。同时,基地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生产菌棚、免费供水供电、免费技术培训。”
东南镇梁甫村贫困群众采收苹果。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以“借袋还菇”来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只是陇县大力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陇县坚持走现代化产业扶贫道路,形成“1265”产业扶贫模式(一张“菜单”,精准到户;双百基地,嵌入承载;六大板块,统筹推进;五大新兴业态,全面突破),实现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群众可持续增收。2016年至2018年,陇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340元、9535元、10908元,实现“三连增”。
2016年,依托奶山羊、苹果、核桃、中蜂、烤烟、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陇县编制“菜单式”脱贫目录和补助标准,推进贫困户“点菜”全覆盖,力促扶贫精准化。经过4年5轮的“点菜”,陇县已经确保了1.3万户贫困户均有长短结合产业项目2个以上。
2017年,依托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陇县建成双百产业扶贫基地106个,通过托养代管、土地流转、园区带动、能人帮带、入股分红等5种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纳入基地。目前,106个基地带动1.2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055人。
2018年,陇县持续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加快产业规模化,打造“6+5”特色产业板块(“6”即奶山羊、苹果、核桃等六大特色产业,“5”即光伏、旅游、电商等五大新兴业态)。目前,全县奶山羊存栏38万只、食用菌3000万袋、有机苹果9万亩、核桃56万亩、烤烟4万亩、中蜂5.2万箱。
除此之外,陇县还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累计落实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7个省级“两联一包”单位和158个宝鸡市与陇县帮扶单位的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在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帮助下,实施了一批产业发展、就业扶贫等帮扶项目;依托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规划实施“1+13”社区工厂建设(“1”即苏陕扶贫工业园,“13”即13个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
扶志扶智 激发内生动力
12月5日,东风镇兴中村的贫困群众李银奎一大早就在猪圈里忙活。“现在我养了7头猪,还种了2亩花椒,日子好得很!”李银奎对记者说。
很难想象,如此勤快的李银奎,曾经是村里有名的懒汉。
2017年,兴中村举行“三评两榜一奖惩”活动,李银奎被列入了第二期的“黑榜”。“当时看到自己的名字在‘黑榜’里,臊得很。”李银奎说,“我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懒下去了,让人看笑话。”后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李银奎养了猪,种了花椒,用勤劳的双手摘掉了穷帽。“今年,我登上了第二期的‘红榜’,得到了村里的表扬。”李银奎说这句话时,内心的喜悦全写在了脸上。
在陇县,一些贫困群众安于现状而不自知,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都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阻力。
近年来,陇县把扶志扶智作为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抓手,深入开展“三评两榜一奖惩”活动,对“红榜”人员采取披红挂彩、颁发证书、事迹展示等方式,并通过爱心超市积分管理平台,用积分兑现物资,让“红榜”人员实现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对“黑榜”人员通过张榜公示、取消本次爱心超市物品积分兑现资格等办法,促使贫困群众由“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目前,陇县共评出“红榜”人员761人,“黑榜”人员406人,教育转化“黑榜”人员406人。
另外,陇县深入开展“扶志六法”,举办道德讲堂189场、扶志夜校315场,在104个村建立“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深化“弘扬文明新风、共建和谐陇县”社会实践活动,化解各类家庭矛盾、邻里关系等方面问题328件;逐村建立“孝心基金”,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3个,评选表彰“五星明星”28名,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雅村强基 温暖群众心间
12月6日,走进东南镇纸沟村,一排排房屋整齐美观,一条条道路宽敞笔直,一个个休闲广场设计精美。目之所及, 垃圾箱摆放有序,庭院干净整洁。
“村子原先在半山腰,出行都是土路,十分不方便。”纸沟村党支部书记高治成指着西边的山头对记者说。
高治成从小就生活在村里,见证了村子的种种变化。“2012年,村子开始实行了移民搬迁,我们就搬到下面来了。现在村子进行了绿化、亮化、硬化和美化,你看,漂亮得很!去年我们村子还被市上评为了‘美丽乡村示范村’。”高治成自豪地说。
陇县农业人口众多,跟原先的纸沟村一样,不少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针对这种情况,陇县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按照“四大一改”的思路(大社区、大园区、大配套、大服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贫困群众向县城、镇和中心社区聚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部建成入住;加快增减挂钩复垦工作进度,累计腾退搬迁群众旧宅基地2109户;加强搬迁社区公共服务管理,规划建设“一部一厂四中心”(临时党支部,社区工厂,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健康促进中心、文明实践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与此同时,陇县实施住房提升工程,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危房改造加固维修技术质量和补助标准的通知》,拆、改、建三措并举,全面完成41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改造提升其他群众土坯房3505户,有效提升农户的住房质量;实施总投资6亿元的907个雅村强基、2.8亿元的农村公路、2.09亿元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使贫困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陇县着眼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管理,实施了以政府主导、村委会委托、合作社运营、量化绩效考核为主的“1+9”现代化农村物业管理模式,将通村公路、小型水利设施、公厕等7大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权属下放到村,让物业服务走进农村。目前,陇县共建成10个镇级管理所、104个村级管理站,选聘管理员801名(贫困群众590名),有效破解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难的问题,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好‘四个不摘’,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让陇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陇县县长赵甲宏说。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今后,陇县将继续保持攻坚态势,久久为功,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绣花的功夫,坚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