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节
社火是一种民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在甘肃各地的农村都有社火表演,称为“耍社火”。社火是由村镇组成的集体活动,因表演时常常伴有烟火,而称之为“社火”。一般诸如耍狮子、跑旱船、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打鞭子、大头和尚、打春牛、跑驴等民间歌舞娱乐活动,都可称为“社火”。但有时民间群众只把化装了的戏剧人物,以铁芯子、踩高跷、骑马等形式表现各种姿势、动作称为“社火”。在甘肃各地,社火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约有80多种,而以临夏的社火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起源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耍、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表演。
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社火脸谱起源,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中。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
主要类型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即为一转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马在前,后面跟着社火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
社火根据其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进行斗打表演。主要的社火种类,有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
传说社火表演
关于社火起源有两种传说:一是“护清官”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朝代无法考证),有个清官叫庄王,他“察民情,知民俗,体民疾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某年朝里出了奸贼诬陷庄王聚众谋反,皇上降旨要将庄王满门抄斩。老百姓得悉后,大家出谋划策营救庄王全家。此时正值正月十五闹元宵。老百姓们就把庄王一家全部化装成社火。庄王化装成卖膏药的,男眷化装成鼓子,女眷化装成拉花,儿童化装成和尚娃(捧槌娃),其他杂役化装成傻公子、丑婆子、大头和尚以及帮场人物等,混杂在百姓中逃出城去,庄王得救,留下了每年春节办社火的风俗。
二是火化蒲州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蒲州地方(据说是山西的蒲州)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美满的生活。有一年东海龙王的儿子化做人形来到蒲州城里游逛,他在市街上看准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想霸占她,当他调戏这位姑娘的时候被几个老百姓揍了一顿,他回到龙宫向龙王诉说蒲州百姓的许多坏话,龙王十分生气,请求玉帝惩处蒲州百姓。玉帝降旨火化蒲州。关圣帝君得知这一消息后,决意拯救蒲州百姓,她变作老妪来到一个人家求食,这家人热情款待了他,临行时留诗一首:“正月十五月浑黄,预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庭堂外,夜过了时凶化祥。”这家人不解诗意,请老学究破解。老学究端详一阵说:“哎呀,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欲救难于你家。诗中说正月十五,月色浑黄不明,南方者丙丁火也,有火灾。要你在门前挂个红灯,这样就可以化凶为吉”。这家人把挂灯避灾的办法告诉了自己的亲友,老学究也告诉了自己的亲友。一传十,十传百及至正月十五的晚上,蒲州城里家家挂起红灯,远看一片火海,关胜帝君向玉帝报说:“蒲州已经火化”,玉帝站云端见蒲州一片火海,信以为真,遂做罢论。
农业文明的产物在中国,春节是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民间把春节叫“过年”。“年”是什么,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年”是怪物,每逢除夕,夜出伤人,人们就用爆竹声将其吓走。初一清晨,人们互相祝贺,算是过了“年”关。一说是商代有个叫万年的年轻人,看到当时的节令很乱,不利于农事安排,就苦思冥想,观察物象,发明了计时的“日晷仪”和“漏壶”,测定节令,终于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功成之时,他已白发苍苍。殷帝得到太阳历,就命名为“万年历”。人们为了纪念万年,就把过春节叫做过“年”。一说“年”是谷物成熟之意。在古文字中,“年”字初形就是一个人背着谷物的象形字。许慎《说文解字》云:“年,谷熟也。”所以说,“过年”就是庄稼收割完了,有庆贺年丰岁稔的意思。从人类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审量,第二,三种说法有其合理性。其实,春节社火等节庆活动的形成,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相传中国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俗,“腊祭”就是春节的最初形态。腊尽春来,人们庆贺谷物丰收,祭祀天地与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唱又跳,这即是社火的雏形。当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历法以后(古代文献上记载,我国的历法夏代就产生了),每年的第一天就有了一个确定的日子,古代叫做“岁首”。“岁首”就是新年的开始,人们当然要加以庆祝,这就是过年。过年习俗在我国至少已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了。
在今天看来,过年就是正月初一,这不会有什么变化。但在古代,却是有过多次变化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为了历法的准确和使用方便,在确定每一年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问题上,曾有过多次重要的调整和变化。秦以前有夏历、殷历、周历三种不同的“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今天的正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今天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周历则以建子之月(即今天农历十一月)为“岁首”。夏、商、周三代期间,各诸侯国或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实行不同的“岁首”,过年的时间自然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却以农历的十月为“岁首”。西汉太初元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的建议,决定使用在夏历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太初历,以每年的正月为“岁首”。此后至清末的2000余年间,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在夏历正月初一过年的。其间也有过四次短暂的例外。我国自古以来,对于过年的叫法,并不叫春节,基本上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全年的第一个早晨之意。此外也叫正旦、正朔、新正、新春、新年、元辰、元日、元朔等。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议,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决定从此使用公历纪年,才把正月初一改为“春节”。1954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正式把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也叫夏历、阴历、旧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表演节目
中国传统农业都是按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的,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规划图,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具体步骤。实际上,春节与立春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民间以立春为一年农时之始。在严冬消退,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时节,恰好是春节期间,所以春节是辞旧岁、迎新年,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的节日;是庆贺旧岁收获,祈求新年福临,憧憬美好希望的节日。
春节期间的活动,主要是祭祀、拜年、走亲访友、欢庆四项。而欢庆活动贯穿于春节的始终,其中主要形式是社火。社,即土地神,后演变为地域意义的村社。社火,最初当是在社日举行的一般以社为群体单位的祭祀娱乐活动。原始社会的“腊祭”,其实就是社祭,后来逐渐演变为春节期间民间自发组织的大型娱乐活动,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因为传统的社火,是以村社为单位组织的。在天水地域,旧时社火由村上人家分组轮流主持,一般都是约定俗成,轮到谁家谁主持。“腊八”一过,即进入策划准备阶段。在一定范围内,几个村社之间都要进行比赛活动,这叫“赛社”。所以,各村社都暗中较劲,出奇出新,力争夺得头彩。但每年的社火明显受到农业经济的限制,凡是谷物丰收的好年景,此年的社火一定规模大,热烈非凡;反之,则规模小,甚至有时停止社火活动。此种情形说明,社火完全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天水是个古老的地方,早在八千年前,农业文明在这里已孕育萌芽。著名的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充分说明这里是华夏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而社火活动历来繁复,十分红火,远近闻名。天水的社火主要有白社火、黑社火两类。顾名思义,白社火是在白天表演的,黑社火是在夜间表演的。其中有的社火形式在白天、夜晚都可表演。社火是融舞蹈、杂技、音乐、曲艺、武术、戏曲、工艺美术于一炉的综合艺术,视类型的不同形成各自鲜明的特色。主要的形式有耍狮、旱船、舞龙、秧歌、说春、灯舞、高跷、跑驴、铁芯子、马故事、跑竹马、霸王鞭、车故事、地摊子,海婆娘、大头娃娃等,其中有些名异实同,有些在内涵上是相互交叉的。传统的社火从内容上来看,都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内容发生着联系。各县区社火大同小异,有繁有简,但都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旧时乡社组织的社火无论到谁家,谁家都要燃放鞭炮,焚香表示欢迎,“狮子”还要到每个房间里跑一趟,以示驱邪,按照民间传统说法,天地万物在整个冬天都处于冬眠蛰伏状态,新春虽然到了,但地气万物尚未完全复苏,只有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地一闹,才能将他们惊醒,带来好年景,保一年吉祥安康。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以农为本,农业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在科学不昌明,完全靠天吃饭的过去,人们崇尚自然,崇拜天地神祗,祈求上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是再自然和再重要不过的事情。所以在年末岁首的春节期间,举行盛大的社火活动,娱神、娱人与自娱,其内涵是不言而喻的。诚如《诗经·豳风》“七月”(最早产生在今甘肃陇东的民歌)中所说,在“九月肃霜,十月涤场”(九月里清肃好天气,十月里扫净谷场子)之后,便“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咒觥,‘万寿无疆!’”(周人以十一月为“岁首”)。这真是再形象不过的“岁首”欢庆图。
逐渐消失的农业文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除弊布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国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以后,各级政府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春节社火的各式内容基本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伏羲祭祀仪式、秦安腊花舞、武山旋鼓,天水夹板、秦州鞭子舞、麦积皮影、清水道情、甘谷道情、秦州唢呐、麦积高台、秦州小曲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列入保护名录,这无疑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春节社火的组织演出与表演内容却明显地越来越处于艰难境地与单调、贫乏状态。人们觉得,社火一年不如一年,传统的味道越来越缺乏。这其中的原因,如果我们用宏观的眼光扫视一遍,不难发现,其根本的原因是农业文明逐渐消失带来的后果。
自古以来,春节社火都是以村社为单位自发组织的,人们热情高,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且引以自豪。然而,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其原因是:
跑驴
其一、首先农民以粮为本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以金钱和物质拥有为主要目标。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打工,已成了农民致富和生存自救的首选,这已渗透到农村的各个阶层,每个角落。而且,改革开放以后,政府为了城乡两地的需要,把打工正名为“劳务输出”,列入致富项目,有组织地让大批农民外出挣钱,已形成庞大的农民工团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约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农村青壮劳力涌入城市打工,这就使农村中最富有活力的人群日益减少,留守在家乡土地上的大都是老弱幼小,农耕经济的特色从根本上动摇了,直接影响到村社自发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许多打工者即使在春节期间回到故土,也只是短暂的与亲人团聚,而后很快像候鸟一样飞走,根本没有时间和兴趣参与本地的节庆活动。这就使传统的春节社火日渐淡化出人们的生活。
其二、种田低效导致了致富缓慢,社会财富急剧向城市、向少数人群集中,这影响到年轻一代的农民,即农村的后继者,对扎根农村就地致富信心的严重动摇。现在的青壮年农民,已经走出封闭的乡村,他们视野开阔,亲眼目睹过城乡两地的产业效益、生活水平、就业机遇及致富速度,切身体验过代代相传种田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于是,对农村发展前景产生了绝望心理,梦寐以求离土离乡,另谋出路。特别是那些正在读书的年轻者,基本上没有人想继续留在黄土地上,除非梦想彻底破灭。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农业经济的生力军从农村日渐消失,等于对农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釜底抽薪,而象征农业文明的春节社火又怎么还能继续红火?
其三、农村的青壮劳力外出不思归乡,而在这些青壮劳力中,那些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和手艺人更是不愿、也不会回归农村,但恰好是这些能人,平时在村社的社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大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现在的情况是,农村中会做社火道具,会玩社火杂艺的人才奇缺。年轻的一代根本无暇、也无兴趣去继承、掌握与自己经济生活无关的社火杂艺。留守在家乡的一些老艺人虽然挚爱着自己一生喜欢的杂艺,但缺乏传人,即使是自己的亲属后代也不愿继承。一些老艺人相继故去,手艺也就失传了。以麦积区皮影艺人何世平为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何世平老艺人一生热爱皮影艺术,始终不渝,但他的儿子、孙子没有一个人愿意学习继承。原因很简单,老人演一场皮影,所得报酬仅50元,皮影班子人均不到十元。这个现实让梦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一代不寒而栗,谁还会热心此道呢?
其四、城市的急速发展,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工业文明的快速升腾,使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工业文明已基本代替了农业文明。即使是有土地可耕的农民也不愿把汗水洒在土地上,弃种、抛荒的现象日益严重;在城乡结合部,已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了一个特殊的游移阶层。“非农”现象不独在天水,在全国也已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这种态势下,谁还会热心挣不来钱,白费功夫的社火杂艺呢?现在每年春节的社火,已完全失去了村社自发组织的本位意义,都是由职能部门下指令,由各基层单位出钱组织演出,且逐渐演绎成各企业、各单位的广告宣传展示活动。
其五、现代媒体的发达,网络时代的诱惑,全方位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的社火不屑一顾。社火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受众越来越少,这也是造成传统社火逐渐式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我们生活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精神财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和保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让社火这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确实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依赖过去以农村自发的村社组织来完成,这已是不现实的了。所以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全新的手段与观念加以保护、挖掘、传承才是。窃以为,确定保护名录和项目保护单位,明确责任主体,抢救性挖掘和整理,采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全面记录各种社火的制作与表演程式,建立档案,妥善保存,各级文化部门建立和培养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队伍,拟或是采取政府干预的手段,选定社火的传承人,给传承人应有的待遇、名誉、权力,确定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社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园区,重点保护一些优秀的、独特的、有影响的社火样式,也可作为旅游项目推介出去等,都是为保护和传承包括春节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措施。
春节社火,这个自古以来代表农业文明情感和人们生产、生活状态习俗的活动,还能继续红火吗?
魏店的春节社火春节社火,魏店人也叫“故事”。是民间自发举行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娱乐活动。包括灯火、曲艺、舞蹈、戏剧、杂耍、武术表演、驱邪等多项内容。相传始于唐代,至今盛行不衰。每至新春正月,几乎庄庄耍故事,庄农人自娱自乐,庆贺新春,祈求福祥,营造出一种山乡特有的新年气氛。民谣云:“社火本是农家宝,吃饱穿暖能耍好。春种秋收难得闲,上正腊月才撒欢!庄农人没有故事演,不是兵乱是荒年”。
花纸伞
以文革前为例,魏家店人耍故事,大致依以下程序进行:
1.烧故事 腊月农闲时节或过年期间,庄里的爱好者相约聚会,推举故事头,
商议策划社火事宜,称做“烧故事”。议定当年社火规模、表演项目、人选等具体事项后,故事头们分工合作,通知各家各户,筹资金购材料,组织人员扎狮子、制旱船、排练节目。各家家长也开始为子女精心制作蜡花盆、高灯、纸马等道具。准备工作一般要在正月初八日前完成。
2.起故事 乡俗讲究“上九起故事”。正月初九日,请阴阳先生择定时辰,故事头带领装扮齐备的社火队来到神庙,焚香礼拜,祈求神灵护佑社火队平安顺利。并在庙前作首场演出,表示当年社火正式启动,叫做“起故事”。自初九日起,除了故事出庄以外,每晚要按预定路线在镇(庄)内多个场地巡回表演。
3.故事出庄 各庄社火队除了在本庄或本社活动外,间或出访邻庄,叫“故事出庄”。实为友好往来,常隔年轮流互访。乡俗故事出庄须由长者领队,各家有家长或成年代表参加。一则表示慎重,二可照顾自家小孩,以防意外事故。高灯、花灯辉映,锣鼓、唢呐齐鸣,犹如一条巨龙,在在夜幕笼罩的村道上蜿蜒移动,别具情趣。社火队每到一地,必受到对方合庄隆重热烈的迎、送和款待。整个过程,双方均礼尚往来,言语谨慎,以免伤了和气。否则,便是“故事踢了”。
4.接故事 迎接社火队进入本村庄(或场地),叫“接故事”。接故事是魏店社火活动中最热烈、壮观的场面。每当庞大的社火队伍在灯火的照映下,彩旗、“灵官”前导,其次是腋下夹 “香马盘”的长衫老者、提大竹笼的故事头,然后是鼓乐队、狮队、旱船队、蜡花队、纸马队及其他演职人员。队伍伴着震撼人心的锣鼓、唢呐声走近村口(或场地)时。迎接方点火堆、火把为标记,仪式开始:双方老者上前长揖,简短的问好,焚香表、叩首。然后,主人恭请客人们去一旁招待席歇息。同时,随着三声铁炮的轰响、烟花怒放、鞭炮齐鸣;小伙子手持火把,呐喊着领“灵官”、“狮群”,威风凛凛地进入场地。场内群情激动,一片欢呼。“狮群”配合火把“驱赶”涌动的人群,开辟出一大块空地,导引“灵官”绕场一周后,“灵官”退场,社火表演正式开始。
5.耍故事 社火活动及其表演过程叫“耍故事”。正月十五日晚,社火活动达到高潮,可谓“东方狂欢夜”。下面以魏店镇的习俗为例说说魏店人的元宵之夜。
午后,故事头组织集合队伍,着手化装准备;安排人员负责安全、防火等事宜。同时,各演出点组织人员收份子钱、搭彩门、购买烟花爆竹、准备烟酒糖茶、布置场地、张挂花灯、安排碳火。有条件的人家准备装锅子(火锅)、准备招待饭菜,并于大门首张灯结彩。好事者还可利用场地周围空间,设置有奖灯谜等其他文娱活动项目。
傍晚,故事头挑选4名身强力壮,诚实正派的小伙子,在大庙院集中。老艺人将其分别化装成“赵公明、温太师、马灵官、王灵官”形象,俗称“灵官爷”。化妆时,发给每人一枚银圆(或铜钱)含在口中,化妆后,端坐一旁,始终不说不动,谓之“封口”。待社火队准备齐备,社火头率大伙神前“烧马”,当黄表点燃之时,“灵官们”吐出口中银圆,齐声大喊 “嘿”!叫“开口。随后,社火队出发,一般先去鱼龙堡、唐家岔表演。
晚饭后,人们陆续将火锅、蒸馍、糕点和糖果、茶具等送往各自所属场地。由负责人连同集体购买的烟、酒、糖、茶、烟花、爆竹之类,在场地一旁统一布置展示。明亮的汽灯、花灯竞相照耀下,熊熊燃烧的碳火爆裂着朵朵火星,滚开的火锅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老人们则伺立桌旁,绽放着难得的笑脸,等候社火队的到来。大有各区域相互比赛、炫耀之意。街道上,少女、儿童们手执花灯,呼朋引伴,一片欢声笑语;大人们一边观赏着花灯,一边对各摊点的准备工作评头论足;一派吉庆祥和景象。
舞龙
当社火队每到一处演出点后,看故事便是中心。在热烈的“接故事”仪式后,灵官退场。故事头安排演职人员轮流喝茶、品酒、吃锅子,同时节目表演开始。主要故事节目有耍狮子(舞狮)、耍龙(龙灯)、跑旱船、蜡花舞、跑纸马、唱小曲、折子戏等,择要分述如下。
耍狮子 由一会武术的青年装扮成武生模样(俗称“引狮子的”,以下简称“引狮人”),手持红色绣球状灯笼,引领狮群(二到四只不等)表演,分入场、驯狮、杂技、退场四个环节。
在热烈欢快的锣鼓伴奏下,引狮人导引威风凛凛的雄狮绕场数周,狮子边行进边用甩胡须、扑咬吓唬等动作迫使观众后退以扩大表演场地。狮群分退四角,取势亮相,便是入场(也称“打场子”)。接着,引狮人箭步步或筋斗跃身场中并发一声喊,群狮振奋,从不同角度进攻引狮人,腾、挪、扑、跃,各显其能。引狮人则用运武术套路,闪、跳、赶、打,将群狮逼退原地。如此反复“搏斗”,按十字形打完四个回合,群狮“驯服”。然后,引狮人引导俯首帖耳的狮子分别作吃灯、瘙痒、佯睡、竖立、跳凳子、上桌子,滚绣球等杂技动作。这时,一些群众还乘机将怀抱中的“香火传人”递过去,让狮子“吃了”再“拉”出来,以期茁壮成长。或偷拔一撮狮毛,以备日后为儿子编项圈,据说有辟邪之功用。主要杂技表演结束时,引狮人重振威风,发喊纠集群狮归队,再以简单拳术引群狮舞动片刻,手牵狮头或飞身骑狮背绕场而退。
跑旱船 《燕京岁时记》:“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架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采莲者……”。早在唐代就流传于秦安,至明代则十分盛行。表演者每两人一组,其一选俊美少年扮做“船姑娘”(现直接由女子表演),站船中,用一布带挎肩托起船身,双手扶船舷使之平衡;另一人扮丑角“老艄公”。
表演时,老艄公持桨在船外与船姑娘对舞,或前或后活动自由,不时插科打诨,逗乐取笑;船姑娘则轻移碎步持船行进。分行船、游览、搁浅、排难、归航等程式。
在轻快的锣鼓伴奏中,两、三只画舫由各自的艄公引领,飘然绕场数周;然后,其中一、两只掉转船头与其余画舫相对,并相互欢快地作“∞”形穿插行进;突然锣鼓声嘎然而止,船队不小心依次搁浅;接着,铿锵紧促的锣鼓声响起,艄公们手忙脚乱,肩扛桨撬、前拉后推,一个个“挥汗如雨”,好不容易“排除”艰险;锣鼓声恢复轻快节奏,艄公们振作精神,领船绕场数周后鱼贯而退。
蜡花舞 蜡花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相传产生于唐宋之时。是由辞赋配舞演变而来的民间女子歌舞形式,主要道具为“蜡花盆”、手帕或扇子。
蜡花舞一般由数十名少女,在场内列队排成一圈集体舞蹈。表演者身着色泽艳丽的服装,左手持蜡花盆,右手拿手帕(或彩绸折扇),随着小曲或乐曲节拍,以十字秧歌步伐边行进边舞蹈。姑娘们款步轻移,花灯高托低绕、彩帕(扇)上翻下摆,恰似花枝招展、彩蝶翻飞,亦真亦幻,格调高雅。另扮老年男、女丑角一、二人,自由穿插于舞女之间,丢丑逗笑,兼有领舞整队作用。
魏店习俗,蜡花舞常和唱小曲、跑纸马同时进行。场地正中安排以“三弦”、碰铃(俗称“钲子”)为主的伴奏乐队、小曲唱家;周边为蜡花舞队;蜡花队外围则是跑纸马的。
跑纸马 魏店地区的跑纸马,是专为幼童设置的一种特殊社火节目,常与蜡花舞同时进行,以儿童的烂漫天真为主要看点。一般由五、六岁上下的男孩表演,道具有纸马、铃铛和“蝇甩子(拂尘)”。化装后的“骑手”跨身马上,肩上斜挎一串雀儿铃(或称“吵吵铃”),右手拿蝇甩子当鞭。几十个小骑手列成一队,在蜡花队的外围小跑,边跑边用“鞭”抽打,身上铃铛共鸣,憨态可掬。跑纸马兼有维持场地面积、阻止观众向内拥挤的作用。
此外,如遇好家,上述故事节目中还可间以武术表演等其他内容。魏店镇惯例,每个演出点最后出场的节目为秦腔折子戏,由业余爱好者表演,不再赘述。
在表演场地之外,“灵官”们退出后,利用表演节目的时间,在一敲锣者带领下,跑步挨门入户,在庭院、房屋作呐喊、驱赶状,以“驱除斜殃”。一般每家门口由家长燃香表接、送。在本场点故事演出结束前,要跑遍所属各家,休息或用餐后再赴下一场点。
同时,一旁的招待席上,本场点的老人炖茶,敬烟、酒,热情招待。故事头安排演职人员轮换休息、用餐;为孩子们分发糖果;“提大笼儿的”(负责财务的故事头)收缴财物提成,并不忘将部分火锅寄留主家(改日另备)以作他用。
6.卧故事 等各点演出完毕,一般已是凌晨一、二点钟了。故事头领全体社火队员,按预先卜定方位,去村外空地焚香表、烧毁难以保存的纸制道具(俗称“送瘟神”),在整个仪式中,忌开口说话。随后将锣鼓、戏装等永久性器具送回庙内保管,然后各自回家歇息。演出结束后的这整个环节叫做“卧故事”。
7.招待故事 正月十六日下午,故事头再次召集镇上有名望的老者及社火队骨干成员聚会,利用先前寄存的火锅、酒菜设席款待大家,叫“招待故事”。席间,众人各述己见,总结得失。席后,清算帐目,归还借贷,并将收支明细帐目张榜公布,以示善始善终。
祁县社火节社火是祁县人民渲泄欢快情绪的一种街头表演艺术,自娱自乐,粗犷豪放,集音乐、舞、美、技巧、武术于一体,贴近生活,经久不衰,成为盛世元宵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主要文化生活。具体形式有龙灯、背棍、撅棍、顶杆帆、火流星、抬扛箱、高跷、狮子舞、二鬼摔跤、张瓮背张婆、竹马、牛斗虎、旱船、刘三推车、抬轿、刀舞、棍舞、打花棍、踩街、月明和尚逗柳翠、扑蝴蝶、钻钱鬼、红鞋前程、彩车等。
高跷
2008年晋中市首届社火节以“南庄的火,太谷的灯,祁县的背棍爱煞人”给全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祁县这支生机勃勃、气势磅礴、享誉全国的百人背棍队,将以全新的面貌向全市人民拜年。祁县是晋商文化发源地之一,春节社火的社火中,还有不少集技巧、武术于一体的社火表演,比如二鬼摔跤、张瓮背张婆、竹马、牛斗虎、刀舞、棍舞、打花棍等。这是因为晋商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保镖业的兴盛,武术也得到迅速推广,社火中也就有了大量的武术元素。近年来,祁县倾力保护传统地域民间社火文化,突出民间社火原汁原味不变色,抬棍、背棍、撬棍、龙灯、旱船、竹马、高跷、大头娃、八音会、火流星、街头秧歌、二鬼摔跤等百余种民间社火在祁县长盛不衰。
晋商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盛行于宋至明清时期。如今,除重大活动外,每年元宵节是闹社火的固定时期。每到此时,城镇乡村都要在主要街道和广场挂彩灯、搭彩楼彩台、装彩车,进行各种演出和街头文艺表演。舞龙、舞狮、抛绣球、抬花轿、民间八音会吹奏、锣鼓大赛、晋剧、秧歌、小戏演唱等各种民间的演出活动竞相登台,场面是人山山海、灯火辉煌。丰富多彩的节目将把游客带入乡土气息十足的文化氛围中。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统计,全省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祁县境内流行的有五十多种。
祁县晓义铁棍、背棍是一项传统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它兴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民国初期,晓义村就以古庙坐落划分为六个社,如“娘娘庙”、“老爷庙”、“三官庙”等。每个社有一到三组铁棍,20多根背棍。到现在,晓义村铁棍还有六组,每个小组有一组铁棍。背棍每个小组数量不等,总共约有40多根。晓义铁棍、背棍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注重小孩和大人之间的配合,每组单元之间的配合,表演者整体与鼓乐之间的配合。背棍下面的人步伐矫健,迈“八”字步,背力颠功,带动上面小孩进行左右摇摆,形成整体形象,表演时双行或多行穿插,再加上腿脚有功的艺人还不时进行“滑行”表演,煞是好看。铁棍为每组上面有三个小孩,均饰演一台传统剧目,如“铁弓缘”、“三姐下凡”等,上面的小孩摆动双袖,下面抬的人进行肩膀抬杆,一律迈“人”字步,抬左肩,迈右腿,抬右肩,迈左腿,前四人迈左腿,后四人迈右腿,随着鼓乐器的节奏腾挪行走,铁棍上下颠动,左右摇摆,再加上抬铁棍的人肩上一点杆的艺术表现,韵味甚佳,再加背棍均匀穿插在每组铁棍之间,鼓乐齐鸣、锣鼓喧天,场面十分壮观,极具地方特色。晓义铁棍、背棍多次代表祁县、晋中市、山西省参加全国大型庆典活动展演,博得了北京、河南、华东五省市等地及外国友人的广泛喝彩,是北方社火的一朵绚丽奇葩。2006年入选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县社火节主要活动
街头社火表演--祁县的背棍爱煞人
腰鼓
赏灯节、灯谜会--祁县的棚太谷的灯
焰火晚会--火树银花不夜天
九曲黄河阵--十里八乡万人偷灯祈福
武术大赛--心意拳中国武术之乡
晋剧公演与票友大赛--城乡票友汇演闹元宵
祁太秧歌票友赛--祁县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
威风锣敲--晋商山西的锣鼓文化
书法绘画展--“买卖人字”历来注重书法
摄影作品展--幸福来到咱农家
体育迎春--迎新春联欢竞赛闹元宵
敦煌社火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敦煌城乡庆太平,祝丰收,迎新年,辞旧岁的盛大节日。各种文化活动极为丰富,但最热门,最能体现民俗风情的要数社火了。社火演出时,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由上百人组成的庞大社火队伍几乎占了整条街面,丰富而精彩的表演把敦煌人民喜庆丰收,图求新年吉祥如意的情致表现的淋漓尽致。
敦煌社火种类多,花样新,既有本地土色土香的传统社会,也有外地的社火精品。本地的传统社火有地蹦子,打狗熊,太平鼓,太平车,龙灯,高跷,舞狮,旱船,跑驴,竹马,铁芯子,大头和尚戏柳翠等。近年来,敦煌还引进外地的社火精品陕北秧歌,安塞腰鼓,威风锣鼓,花伞舞等。还按照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图,编排了具有敦煌艺术风格的大型社火“敦煌乐舞”。
这些社火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