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西府纸社火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10 12:57)
文章正文

西府社火是三秦大地传统民俗文化瑰宝之一,已成为世界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西府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以陈仓血社火、陇州社火、凤翔社火、岐山社火最具代表性。“春节要热闹,锣鼓加社火”,社火久演不衰,每年正月十五前后,西府好多地方都会组织大型游演活动。

西府纸社火

西府纸社火

网络配图

一个古老的民族,总是有许多沉甸甸的东西耐人寻味。生活在关中平原这片厚土之上的人们,一辈一辈用他们的方式延续着生命与文明。社火旗队,大多具有鲜明的标志,横幅上醒目的大字,书写着游演队伍的名称。旗呈三角形,印有龙凤图案,相当于古代的战旗,能使人感到威武雄壮;社火铳队的铳,是木柄铁头,内装土制火药,一经点燃,震耳欲聋;社火锣鼓队的鼓,名曰八卦蛟龙鼓,因为鼓的周围雕刻有蛟龙,中心画有八卦,鼓槌由桐木做成,顶端扎有红缨。鼓手身着长衫,头扎白毛巾,处在社火队伍前面,个个精神抖擞;而社火队伍中最有看头的是二芯子(俗称高芯子)、高跷(俗称柳木腿)、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纸社火、山社火、竹马、旱船、抬懒婆娘等。

西府纸社火

西府纸社火

网络配图

纸社火是流传于岐山、扶风、周至等县的一种民间社火形式,因社火内容和表现的人物均是用彩纸扎制成而得名。纸社火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会在岐山京当西观山举行大型游演。相传西观山是周部族屯兵的军事重地。周部族士卒长年累月在山峰上巡逻瞭望,防御外族入侵。日久天长,在山峰上踩出了圆似碾道的痕迹,至今遗址尚存。西观山一带便成了交兵会战的古战场,《封神演义》中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残酷的战争使周部族死伤惨重,但最终在农历六月十九这天,于西观山一带彻底击溃了殷商军队,赢得了战争胜利。因而这一天就成为周部族纪念牺牲将士的日子,并以纸社火表达对他们的悼念。久而久之,打纸社火成为当地一项盛大的民俗活动。

纸社火是由各村轮着打,约定俗成。每逢两村斗赛,那规模必定十分盛大。纸社火的制作工艺极其精湛,它一般有二十四转,且不容易制作。要先用竹竿竹篾扎成高约六七尺、宽约一米、三至四层台阶式的亭子,再按内容进行装裱,每层都有一幕故事或戏剧情节。“桃园三结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话或历史故事,均可扮成社火。人物是用蛋壳、面粉及纸筋泥做成的,高不盈尺,造型生动。因而常有人沿途“拔萃”或“夺锦”,因此每队纸社火中间都有十八盘龙鞭保护,鞭长近丈,粗如小碗,龙头系串铃。据说,一条麻鞭,要三个人才能打响,一个摆龙头,一个甩麻鞭,一个扇扇子,三位一体,才能协同操作。

西府纸社火

西府纸社火

网络配图

虽说纸社火抬上山即被焚烧,但它的意义在人们心中却举足轻重。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从人物造型到故事情节都马虎不得。打纸社火,不但费时费工代价高,而且要特别注意保密,如果不小心被对方探知了社火内容,那即便制作的工艺水平再高,故事内容也会输给对方。因此,制作纸社火时要密闭一室,不准外人出入,且不准参与制作的人漏出半点口风,生怕被对方获悉。记得有一年两个村子打纸社火,围观的人一看都议论纷纷,非常诧异。原来一方村子的纸社火是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十万八千里的故事,而另一方却塑着一尊如来佛,手掌中正有一个猴子在翻筋斗,意思是孙悟空再翻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分明是破解了“谜底”。由此可见,打纸社火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一丝“走风”,打社火的成败在百姓的心里多么重要。

西府每一年的正月都令人期待、令人回味,从社火声情并茂的演出中,我们看到了秦人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开拓精神,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流淌着的英勇和刚毅精神。

本文转载自宝鸡日报,本文观点不代表爱宝鸡立场。我们尊重版权,转载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异议,敬请后台联络我们,议定合作或删除,我们将第一时间按版权法规定妥善处理,非常感谢!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