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追光·泉城丨济南“酸妮儿”:在高跷上,走出更多精彩角色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2-13 11:26)
文章正文

编者按 

  爱济南客户端策划推出短视频专题《追光·泉城》,聚焦“我们的济南”,寻找并擦亮自身独特的泉城特色,以新思维、新方式讲好济南软实力故事,折射时代背景价值,打造爱济南有人文关怀感、时代纪录感、新闻价值感的人·物系列短视频,汇聚泉城发展正能量,让城市轮廓线更清晰柔和。

  “哟,这不是‘酸妮儿’吗?”在观看济南西关高跷队表演的人群中冒出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儿,指着正在踩高跷的“酸妮儿”喊道。

  乌黑的大辫子、青白色长裙、手里捏着一方紫色手帕,一会儿抛媚眼、一会儿咬手绢。“虎背熊腰又风情万种,表演扭捏又不做作。”“酸妮儿”一出场,等待演出的观众们早就围了过来,眼里充满着兴奋和喜悦,并时不时地向前与“酸妮儿”互动。

  “高跷队来了,‘酸妮儿’登场了,这年味儿也就来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

  2023年年初,首次亮相的“酸妮儿”一炮而红,成为济南西关高跷队的经典角色之一。这对“酸妮儿”的扮演者韩义来说,深受大家喜爱并不是偶然,从角色的塑造,到动作的设计,再到步法的练习,一颗热爱高跷的种子早就在韩义心里生根发芽。

  在韩义4岁多刚有记忆的时候,因为随父亲在过年期间观看登高跷演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脚下踩着那么高的柱子还能走来走去,那时就想自己要是能踩上去试试该多好。”韩义的父亲见孩子是真正的喜欢,便专门为韩义打了属于他人生中的第一副高跷,带着他一步一步开始练习。

  “等我再长大一点的时候,每逢过年我基本上都会跟着演出的大卡车出去,他们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边看边学。”韩义提及小时候时,为了能够向更多前辈学习,不顾冬天的严寒,跟着演出队员坐着四处透风的大卡车到处奔波。

  除了跟随高跷队,韩义的师傅还来自于生活当中的普通人。

  “观察最关键,你就像现在走过去的小女孩儿,她走路的步子我就可以学习借鉴,生活当中我师傅太多了。”在韩义看来,刻画人物不是着一个师傅就能够练得出来,师傅不是在某一个人,可以是很多很多人。

  从15岁第一次上台演出扮演“孙悟空”,到两年前加入到济南西关高跷队成为“酸妮儿”,韩义认为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明星’队员可以带动西关高跷队的热度,更能带动非遗高跷文化的热度,但也有不少压力,想让他(们)有一天能走得更远。”队长刘海峰说。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了这个队伍、认识了韩义、了解了济南西关高跷队。“我的心态和以前还是一样,稳抓稳打的去把‘酸妮儿’角色扮演好,给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表演。”韩义说。

  坚持来源于热爱

  “咚”的一声,敲锣打鼓的喜乐声猛然响起,震得人胸腔发颤。下午四点,在济南方特东方神话,西关高跷队开始了他们今年的春节首场演出。

  表演内容戏码从武松打棒,石秀担柴上梁山,青蛇戏老渔翁,白蛇戏俊公子,花大姐戏傻小子......到最后队员叠罗汉谢场,动作花样从碰拐、背拐、跌叉、翻跟头,到蹲走、鹞子翻身、单腿跳空翻等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现场观众纷纷叫好。

  “我在上场之前和上场之后完全是两个状态,一旦进入到场上之后,只要有鼓点响起,那我就是‘酸妮儿’。

  其实,韩义刚来西关高跷队时,队里给他的角色是“大妮儿”,但韩义认为,人物性格必须要明显,要么泼辣,要傻兮兮的,要再不济就憨憨的,队长刘海峰想到了“酸妮儿”这个角色。

  在这之前,队里已经有了“酸妮儿”这个角色的扮演者,韩义前期模仿借鉴前辈的动作,后期根据人物形象自己又改良了一部分。

  咬手指、抛媚眼、抿嘴笑......在韩义的演绎下,一个娇羞、妩媚、羞涩的小女子形象带到了观众面前。

  除此之外,韩义还根据戏剧里的花旦角色进行妆造上的创新。“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妆容上面产生了一个变化,服装上还会做一个调整,再就是高跷腿本身是正宗的枣红色,去年我是在高跷腿上面画了这个玉兰花,今年改成了米黄色的底儿,画上了青鸾进行搭配。”

  作为一名书画老师,韩义还经常把高跷的故事带给学生们听,讲述非遗故事。还有不少家长在韩义新媒体账号下留言:因为酸妮开始关注这个团队,我家孩子可喜欢高翘了,自己半天学会站立了。

  无论是角色的塑造,还是踩高跷非遗文化的传承,韩义认为,现在年轻人开始从围观非遗到接触非遗、了解非遗,再到爱上非遗、从事非遗,进而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发展来源于传承

  “这个高跷队历史可太久了,都是队里的老人带着年轻人,一代代教。”据附近居民介绍,西关高跷队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是济南第一支高跷队。

  队长刘海峰说,高跷队自1985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固定为济南市民带来演出,一般以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主,服饰与戏曲行头相似,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挑等,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高跷还可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我这个角色就属于文高跷,基本上在1米2到1米5之间,武高跷最高能在2米4左右。”除了“酸妮儿”,吕冠宇扮演的“白蛇”也是一副高1.4米的文高跷,只见他高跷上坠着一对铃铛,每踩一步,铃铛就叮当叮当响。说起冠宇的踩高跷之路,多少还有些传奇色彩。7岁的时候,吕冠宇在泉城广场看了一场踩高跷之后就迷上了这项传统艺术。父母就请了高跷队在小区表演了一场,这也拉开了冠宇练习、表演高跷的大门。冠宇不仅高跷踩得好,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在高跷队里,他的妈妈每一场演出都跟着,“孩子喜欢,我们就全力以赴地支持。”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早上天不亮就化妆,晚上快凌晨才到家。春节巡演期间,西关高跷队的大部分队员都跟一样,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的就是让更多群众能看到他们的高跷表演,能记住这项传统文化。这个约有70人规模的高跷队中,队员基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凭着对高跷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念,他们聚到了一起。

  当问及到“酸妮儿”还能火多久时,在韩义看来,大家喜欢的不仅仅是角色本身,更多的是高跷这项民俗活动带来的情怀。他认为,济南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他认为,造就了很多历史名人,像辛弃疾,李清照、秦琼等等,他们将通过高跷民间艺术与历史人物相结合,给大家带来一场看得过瘾的演出。

  “我想让西关高跷队走出中国,让更多的国外友人看到这个中国的非遗文化。”队长刘海峰说。

  新的一年,只看得见高跷越走越远、听得见越走越坚定......

  策划:李永 张锋

  执行策划:刘钦涛

  记者:梁瑞馨

  视频:李想 魏天意

  设计:刘超

  出品:爱济南融媒制作中心 爱济南政务中心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