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非遗丨踩出来的传统文化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19 10:45)
文章正文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

原标题:非遗丨踩出来的传统文化——高跷

文字 | 赵婧

图片 | 宋澎涛

“高跷”谐音“高瞧”,踩在高跷上,站高望远,寓意着新的一年步步登高,饱含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一双脚跷、古老的行头、活泼生动的舞姿,一个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几千年的非遗文化,这便是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起源,很多学者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和水乡先民有关。古代先民以各式各样的图腾,如各类鸟兽、驯畜作为氏族或部落的标识。有历史学家考证,尧舜时代即有一个鹤部落的丹朱氏(非指舜子丹朱),该部落祭神时踩着高木腿子似鹤舞,这高木腿子就是高跷。大概正因为三代之前已有高跷形象存在,殷墟甲骨文中自然就出现了踩着高跷起舞的象形文字。与此同时在古文献《山海经》中记载“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根据古人的注释我们可以想象脚上绑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

从一种生活习俗到表演艺术,高跷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历程,我们无从得知,但从文史遗迹当中我们了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踩高跷作为杂技项目在皇宫中表演,至宋元以后这项艺术开始在民间推广,到清代开始盛行,经常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

高跷有双跷、单跷之分,是用坚韧的一整根桦树削制而成。一对高跷重量大约为二三十斤,标准高度为1.2米、有时也可达到2米。高跷表演的特点是轻松自由、活泼幽默,讲究队形变换,以“踏街”“叉花”“一条龙”“大八字”等形式形成多样的队形。在表演风格上高跷表演又分文跷和武跷,文跷以踩为主,重扮相与扭逗,以说、走、唱为主,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以竞技为主,有翻跟头、大劈叉、组合连体跷等高难度动作。无论是文跷还是武跷都必须具备极高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才能做到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高跷表演的角色大多是由戏曲人物演绎而来。即陀头(打棒的)、小二哥、武扇(浪荡公子)、文扇(老作子)、膏药(卖药的)、老渔翁(渔翁)、樵夫、渔婆、丑锣、俊锣、丑鼓和俊鼓。除此之外还有“西游记”“白娘子”等折戏中的人物扮相。一场高跷表演,一般台上有多少演员,台下就有对应的多少工作人员,从鼓手、指挥到化妆、地勤,一个都不能少。

俗话说高跷秧歌不分家,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胆子大的上高跷,胆子小的扭秧歌”。因踩高跷有着很强的趣味性,许多人从孩童时期就被高跷的魅力所吸引,从父辈那里学习踩高跷技能。家族式传承也就成了高跷艺术的主要传承方式,并且世代传承的也大有人在。

曾在历史上辉煌一时,并一直在民间传承的高跷艺术,在内蒙古同样有几百年的历史。根据地域特点踩高跷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如托克托县“前街高跷”,是由前街村辛家经5代人传承,有着近150年的历史。其表演形式体现着一个“扭”字和一个“唱”字,“扭”的基本舞步是“进三步退两步”,用表情、身姿和道具,尽可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唱”则是将舞者围成一圈,用当地流行的“道情调”快节奏的击打渔鼓,即兴演唱一段戏曲或拜大年的吉祥词,给人一种欢乐、祥和、喜庆的氛围。而土默特左旗陶思浩村的高跷则是一步一跳,跳中有扭,像一种放慢了的跑跳步,表演难度极大,被称为“慢高跷”。

踩高跷这一充满乡村气息的艺术,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沉淀,依旧在民间传承和发扬,它与龙灯、花船、秧歌组合,多年来始终是元宵佳节的重头戏,并以欢腾、奔放、热烈的氛围营造着浓浓的年味。人们爱看秧歌高跷,不仅是为图喜庆、凑热闹,更因为有一种美好的情怀与记忆在其中。如今,踩高跷表演艺术中融入了许多时代元素,这也使高跷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统筹 白音宝力高

审核 乌日嘎

新媒体编辑 张欣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画报》官方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