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
“咚咚咚咚”,震天的鼓声一响,花伞“走”出来,“狮子”跳出来、扇子摇起来、秧歌扭起来,一场特殊的社火开场了。
欢快的大鼓敲起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7月29日上午,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大剧院Tumor歌舞团和中国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艺术剧院、文化馆的交流活动上,“外援”演员们和昌吉市大西渠镇社火队队员联手奉献了一场精彩热烈的社火表演。
一起扭起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大西渠镇文化站站长、秧歌队鼓手仲伟善和Tumor歌舞团演员阿赫梅多夫·萨尔多尔·阿格扎姆乌戈利是这场计划之外的社火表演发起者——当乌兹别克斯坦的演员们围上来参观时,系着红腰带、头扎羊肚手巾的仲伟善即兴敲响了大鼓,并邀请演员们来一起打鼓,萨尔多尔接过鼓槌就敲开了。
心灵手巧来剪纸。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只敲了几下,萨尔多尔就跟上了仲伟善的节奏,两人越敲越有劲,鼓声响彻会场,现场沸腾起来。社火队队员笑容满面地扭了起来,还邀请身边的歌舞团演员一起扭。很快,一位又一位身穿乌兹别克斯坦传统民族服装的演员汇入秧歌队,有举花伞的,有两手拿着一把扇子摇的,有拿着镲边扭边打的,一位男演员索性套上了狮子头,摇头晃脑地加入社火队伍中。尽管演员们的动作不太规范,但每个人的笑容都很灿烂。
科米洛娃·卡莫拉·努蒙容克孜是社火队伍里最活跃的,她举着花伞,踏着鼓点,兴奋地扭着、跳着,还不停地和社火队员、歌舞团演员互动,花伞飞舞、裙摆翩飞,像一只起舞的蝴蝶。
看我们的刺绣好不好。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我打鼓快30年了,第一次有外国人和我们一起闹社火。”仲伟善说。这支社火队骨干成员有几十名,过年过节最红火的时候,有四五百人一起闹社火,“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能去陕西学秧歌,另一个是能去国外演出。”虽然去国外演出的愿望还没有实现,但社火队里来了一群“外援”还是让他兴奋。
27岁的萨尔多尔是第二次来中国新疆了。“7年前来过一次,可惜时间太短了,只在乌鲁木齐,没来得及多看看。”这次来参加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萨尔多尔随团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市演出4场,虽然有些累,但参观了很多地方,“新疆的变化太大了,更繁华了。”平时,他就喜欢中国的音乐和电影,还是李小龙、成龙的粉丝。
告别前愉快地合影。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摄
当天的活动现场就是欢乐的海洋。剪纸、面塑、回族刺绣、新疆社火、皮影戏……昌吉州、昌吉市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们向乌兹别克斯坦演员们展示着中华古老而绚丽的文化;川剧变脸、新疆曲子《挂画》等精彩表演,让演员们不惜力地鼓掌。
“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到新疆来,到昌吉来,感受新疆歌舞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与中国艺术家深入交流学习。”歌舞团艺术总监阿里莫夫·阿卜杜拉·鲁斯塔莫维奇说。
“中国很伟大,希望下次再来中国,有机会去北京、上海。”还没有离开新疆,萨尔多尔就憧憬下一次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