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不仅记录着历史
也承载着人们
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1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的传统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民族工艺、特有的文化内涵、独特完美的造型、信得过的质量和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品鉴收藏等特点,享誉中外。它既为实用品,又为别致的装饰品和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久远,保安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后用以交换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腰刀锻制工艺甚至成为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之一。到了 2006 年,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保安族服饰
保安族服饰是伴随着保安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不断改变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安族的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两个特点:一是从原来的游牧民族向后期的农耕民族演变的时代特征,最早与蒙古族相似,后受藏族、土族的影响;二是十分浓厚的伊斯兰教特色,现在的服装与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类似。
保安族服饰有老、中、青、童装(男女)的不同形式,也有四季服装、节日礼装等。保安族服饰的主要特征有地域性、民族性、群众性、娱乐性、多样性和社会性。
3
积石泥塑
泥塑是一种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像一颗明珠在民间艺术宝库中闪闪发光。
积石山,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这里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等民族,他们用超人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而河州泥塑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4
皇幡宝伞
皇幡宝伞是积石山县善家村传承下来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术品,也称万民伞、黄罗伞,在积石山汉族、藏族、土族等地广泛使用。据说为黄帝所作也。后有历代帝王,将华盖作为王权的象征,既有遮风挡雨之用、又有庇佑天下黎民之意。后因宗教兴盛,民间也将华盖从王室运用到了寺院庙宇,用以展示村民敬神、尊神,期待神灵保护众生的心愿。
5
秧 歌
秧歌也叫社火,是流行于积石山县汉族聚居各村庄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积石山秧歌一般以村庄为单位(也有邻近几个村庄联合的),公推一位德高望重、热心文化娱乐活动的人为秧歌 “柱子”,负责领导、主持秧歌队各项事宜。
秧歌的表演一般有歌舞、戏剧、杂耍等。积石山各秧歌队的表演内容及形式大致相同,但由于区域及条件不同,表演种类、形式、内容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6
麻布戏
积石山县的柳沟乡赵氏家族至今传承着一种由秦腔变种而风格迥异的戏曲,这就是积石山麻布戏。用胡麻草捻成线纺织成麻布而缝制成戏服,再用油漆上色画装,这就是麻布戏的名称缘来。积石山赵氏麻布戏是农耕、农战、草原文化时期的社会缩影,它深刻而具体地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形态、道德价值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形态。
来 源:积石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原标题:《走进积石山非遗文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