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池州:“守圈”与“破圈”

(来源:网站编辑 2023-07-14 02:59)
文章正文

  热烈奔放的青阳腔、古朴淳厚的池州傩、劝人向善的目连戏……山水池州,自古便是古老戏曲的发源地和集聚地。近年来,跟随时代步伐,池州通过创新表达形式和传播路径,聚力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在“守圈”与“破圈”中发展,全市戏曲事业呈现令人振奋的可喜局面。

7月6日,鲍依涵和小伙伴们在练习高跷马。记者张延鹤 摄

  阵地“雨后春笋”

  在青阳县城南部,有一座别具特色的博物馆,这里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青阳腔为展示对象,内设展厅、文物文献资料室、教唱室、小剧场,记录着青阳腔由鼎盛到没落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

  “2018年5月,青阳腔博物馆正式运营、召开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由此打开了青阳腔文化交流新局面,如今,博物馆不仅是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池州学院等高校实践基地,还是全省共青团教育培训实践基地。”青阳腔博物馆的运营方青阳县九华云水文化旅游传媒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童丽娜介绍,自博物馆开放以来,便承担起青阳腔对外宣传展示的使命,年均接待量超3000人次。

  而在贵池区墩上街道,山湖村创新打造“党建重塑傩文化·和美奉献新山湖”党建品牌,致力以党建引领傩戏传承。“2021年,我村成功申报创立了傩文化传承基地,现有唐氏宗祠、傩戏广场、傩戏传承基地等多个阵地,每年开展傩事活动数十场。同时,茅坦中学、茅坦村傩戏协会也是我村进行傩文化推广的重要阵地。”山湖村党总支书记、傩戏协会会长胡胜华说,在此背景下,“山湖傩”一步步走向大众视野,被央视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

  锣鼓响起,恍若历史回响,一个个阵地让沉寂的戏曲“活”过来,为传统戏曲爱好者提供了好平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传统戏剧类省级非遗传承基地3个,市级以上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7个。

  人才“代代传承”

  暑期至,伴随着气温升高,青阳腔博物馆“热度”飙升,既是讲解员又是青年演员的柯敏感受最为深刻。博物馆内,她口齿伶俐,为来访者介绍“中国戏曲活化石”青阳腔的前世今生;舞台灯光下,她动作优雅,与省级非遗传承人江进一起演绎古老艺术。

  童丽娜告诉记者,依托“名师传戏”“名师带徒”工程、举办人才培训班及建立校企协作机制,青阳县九华云水文化旅游传媒有限公司持续加大订单式培养和艺术人才引进力度,先后培养学员100余人。

  作为青阳腔的“守圈人”,江进戏称自己是个“老管家”——管技术指导、管舞美妆造、管后勤保障,“明年我就80岁了,只要大家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发挥余热。”

  与江进的“冲在一线”不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茂华尽管已退居后方,却仍在对山湖村及周边适龄青年、儿童开展系统化的傩戏教学。

  茅坦傩戏协会会长杜胜进是唐茂华的徒弟之一,如今,他也加入了傩戏传承的队伍,成了村里有名的“孩子王”。“这个孩子叫鲍依涵,是女孩子中少数可以踩上高跷的,这个小男孩才5年级,叫杜惠辰,打鼓是一把好手,已经能教其他小孩了……”杜胜进一一向记者介绍,“他们都是茅坦小学的学生,在我这上课后服务,积极性和天赋都特别高。”

  繁荣发展戏曲关键在人,需要一代代戏曲工作者传承与创新,无论是江进、唐茂华,还是杜胜进,都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见证者。据悉,目前我市正实施千名艺术创作表演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引进全市紧缺的戏剧创作及表演人才,力争到2025年,艺术创作和表演人才达到1000人以上。

  佳作“百花齐放”

  一直以来,演出、展演都是我市戏曲传播推广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市文旅局联合市教体局等多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戏曲艺术“进课堂”“进校园”“进景区”“进乡村”活动,年均开展公益性演出800余场次,为戏曲艺术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面对愈发强烈的戏曲“出圈”审美效应,基于本土的艺术普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我市积极寻找出路,找到了线上的“第二舞台”。借助安徽省云平台开展池州傩戏、青阳腔直播活动,让省内外网民沉浸式体验池州濒危剧种的魅力;黄梅戏舞《正月十五闹花灯》《情洒杏花村·吟九华》在CCTV-11播出;青阳腔《送饭斩娥》《圆月桥》《拜月》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音乐地图·听见安徽》演出录制……

  这些鲜活的案例,见证了池州传统戏曲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次突破,也预示着一批批优秀传统剧目重新焕发光彩、新编历史剧点亮舞台、现实题材剧进入百姓视野。

  童丽娜透露,近年来,围绕新时代主题及池州地域特色,他们做了大胆尝试与创新。如原创现代小戏《凤出青阳》《拆墙》、廉洁主题古装小戏《狮子门传奇》、青阳腔快板说唱《不让病毒染青阳》……其中,《凤出青阳》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罗腊英为原型,利用传统艺术和现代技术手段,立体式、生活化展现了其火海救人的英雄壮举,首次实现了青阳腔与现实题材相结合,“圈”得了大批年轻粉丝。《狮子门传奇》则以宣传青阳廉政家风为题材,以青阳籍顺天府尹施尧臣晚年告老还乡、皇帝御赐一对石狮子的故事为主线,宣扬其一生“归无半文,心性与秋水同清”的清廉美誉,入选“2022年度池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

  “过去傩戏分宗族、性别,现在我们讲究融合、拓展。”对于傩戏的“新”,胡胜华说,该村正以推进墩上傩戏交融为目标,立足傩文化传承基地,加大对柏冶胡傩的复排及高跷马教学力度,共创傩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子。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不只是老年人的消遣,更是年轻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油站’。”市创作研究室负责人王光龙认为,“守圈”是传承,“破圈”是求新,应当进一步聚焦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青少年题材,重点孵化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的舞台艺术作品,“圈”出传统戏曲文化薪火相传、代代传承的风景。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