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精神文明建设

(来源:网站编辑 2023-06-14 09:02)
文章正文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重要一环,从中央到北京市都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明确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总书记还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以及注重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四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中央的顶层设计,北京市则对首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明确部署。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家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多方面对2023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行部署。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选取了坐落于京北、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的十三陵镇进行蹲点调研,在调研中深刻体会了十三陵镇如何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气神儿。

红色家谱增自信

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乡风文明离不开家风建设,只有村民们的小家庭建设好了,乡村这个大家庭才能蒸蒸日上。在十三陵镇,为弘扬良好家风、推进文化自信,镇里开展了红色家谱编修工作。聚民心、汇民力,一份份红色传承被深入挖掘,在村民中代代相传。“走街串巷、入户上炕”,家谱编修人员实地调研收集资料,详细梳理村民家族中曾出现过的先进典型人物,让村民在编修家谱的过程中,对家族、村庄和故乡生出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此外,十三陵镇还推出了“天寿山下话家乡”主题调研活动,对各村(居)历史文化、村情民俗等进行挖掘整理。截至目前,已经整理出与十三陵镇有关资料档案10万余字,收集各类老照片500余张,为十三陵镇未来要开展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基层宣讲员培训、书籍资料编撰等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与资料支持。“让村民们通过家乡美来骄傲、家人棒来自豪、家风正来自信。”十三陵镇党委书记崔宙鹏说。据了解,目前十三陵镇已有39个村完成了红色家谱编修,涌现出很多极具特色的案例。今年,十三陵镇将在家谱的基础上,通过“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活动,促进家风提升、带动村风改变,从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目击

妇救会主任家风传承 获评首都最美家庭

在十三陵镇上口村,见到98岁的芦玉清老人时,她精神不错,看到来访的记者,老人连连摆手表示欢迎。老人的儿子王付学告诉北青报记者,母亲8岁时父母双亡,艰苦的生活锻炼了她自立自强的性格。抗战时期,年仅17岁的芦玉清被推选为妇救会主任,带领姐妹们照顾伤员、为前线战士们缝衣服、做军鞋。一次遭日军追捕,芦玉清躲进鸡窝才逃过一劫,而她的丈夫却牺牲在前线,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

这些战火纷飞中的故事,芦玉清后来常常向儿孙们念叨,母亲坚强的性格也影响了一家人。王付学说,母亲还非常孝顺,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我奶奶临终时特别想吃饺子,母亲专门跑了20多里路到长陵村那边买肉给老人包饺子。”芦玉清的孝顺也影响到家中的每个子女,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王付学和妻子更是数十年如一日陪伴在侧,老人年近百岁,却很少生病住院,“我自己就像半个医生,发现母亲有一点不适我就会给她对症吃药,所以她很少生大病。”因为孝老敬亲,王付学家庭还获评首都最美家庭。

翻开上口村的红色家谱,芦玉清老人的事迹也被列在其中。上口村党支部书记段连旭表示,通过红色家谱的梳理编纂,村民们对家族、村庄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芦玉清老人这样的革命前辈做榜样,年轻人对家族、家乡也更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了大家共建家乡的精气神儿。

20平方米“野猪窝” 见证村庄红色历史

十三陵镇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在大岭沟村,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山洞——“野猪窝”是艰苦抗战岁月的见证。80岁的老村民张存财回忆,“野猪窝”因为地处隐蔽不易被发现,成为村民们躲避日军的避难所。

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深入,八路军与日军在十三陵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大岭沟村的村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八路军做好后勤保障。他们用树枝做成简单的担架转移伤员,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为八路军运送补给。人们还利用“野猪窝”内原有的大石桌搭建了一个土炕,让八路军战士们能够在这里好好休养。大岭沟的大山用宽厚的胸怀保护了饱受战火之苦的人们,也为村民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成为村内至今流传不息的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凝心聚魂

十三陵不仅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这里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昌平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庆陵村党支部诞生于此,凝聚40万建设者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精神的十三陵水库坐落于此,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不竭的源泉。

十三陵镇注重发挥红色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凝心聚魂作用,以水库精神为核心,不断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寻访十三陵水库建设者、以十三陵水库建设者为原型的电影《九兰》上映、打造以弘扬十三陵水库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村……十三陵镇以“红”铸“魂”,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情感。

目击

肩挑手扛修水库 耄耋老人讲述建设场景

回忆起当年修水库的盛况,八旬高龄的田正硕老人仍记忆犹新,不觉打开了话匣子。1958年,听说要修建十三陵水库,19岁的田正硕立即报名,和村民们一起投入到水库修建工程中。

田正硕回忆,来修水库的村民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好胜心特别强,当时各个组都比赛挑土,看谁挑得最多。但当时有些地方机械无法到达,需要靠村民们人工挑。“时间长了肩膀都是血淋淋的,穿衣服都碰不得,第二天还都咬牙坚持继续去工地。”由于表现突出,田正硕获得了一枚水库建设者的纪念奖章,这枚奖章还曾经陪伴他一起参加密云水库的修建工作。

65年过去,当年青春焕发的小伙子已成了耄耋老人,但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人仍颇感自豪。正是无数个像田正硕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才有了如今风景如画的十三陵水库和昌平群众幸福美好的愿景。

“九兰精神”搬上银幕 普通劳动者勇担国运

在40万义务劳动者中,9位姑娘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名字里都带有“兰”字,她们组成的小组又被称为“九兰组”。2022年,“九兰组”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对史料的深入挖掘和生动的表演,让今天的观众时隔65年仍能感受到当时振奋人心的场景。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展现“九兰精神”,剧组走访了健在的“九兰组”老人们,搜集整理出大量从未面世的珍贵历史素材,还寻找到60多年前的施工设备、极具时代特点的服装、场景等素材,忠实还原了当年的水库建设现场。电影以“初心未改志不移,九兰花又开”为主题,展现了无数普通劳动者担当国家命运的气魄。

红色阵地德化人心

依托红色宣传阵地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阵地真正起到德化人心的作用。在公交站增设“学习园地”专栏、建设十三陵水库时代精神文化园,近年来十三陵镇不断创新红色阵地建设形式,使红色资源在十三陵镇落地生根,让红色阵地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目击

村里建起时代精神文化园 水库精神代代传

作为一个水库移民村,水库精神是十三陵镇仙人洞村的鲜明特征,村党支部副书记贾仲刚告诉北青报记者,当年村里70%的村民都参与了水库修建。如今,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仙人洞村打造了“三纵三横”的水库时代精神文化园。

刚步入仙人洞村,左侧墙上大幅的十三陵水库航拍图和红色标语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红色的箭头方向指引着游客开始一段波澜壮阔的水库建设之旅。贾仲刚介绍,设计团队挖掘了十三陵水库建设过程中很多历史资料,设计制作了这些极具时代特色的文化墙。

虽已泛黄但仍能感受到热火朝天气氛的老照片、“不修好水库坚决不回家”的建设决心、描绘十万大军会战水库建设一线的插画以及水库修建指挥部用大喇叭高喊捷报的场景都生动地展现在文化墙之上。为了让村里整体环境更有时代特色,仙人洞村的一些超市、素食餐厅也都改换了门头,走在村里石板路上,游客好像穿越了65年的时光,如同置身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之中。

沿着整洁的青石板路走到村东头,新落成的红梅园、劳动公园已披上夏季的绿装,与白底的文化墙相得益彰,成为仙人洞村全新的红色阵地。这些红色阵地不仅带动了仙人洞村村民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也成为仙人洞村弘扬水库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让老百姓在物质上“富口袋”,在文化上“富脑袋”。

彰显新时代精神 公交站里建起“学习园地”

夏日骑行在十三陵镇,不少骑行者或许会发现,路边的公交站悄然换新。灰顶、红柱、木椅的仿古亭无不体现出十三陵厚重的历史底蕴,而其中新增的“学习园地”板块则刊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诸多论述。

据介绍,十三陵镇在新落成的七孔桥花海站、镇政府站等公交车站增设了“学习园地”专栏,内容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战略、文化遗产保护、基层法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多方面的经典语录,让公交站也成为传播学习党的理论的阵地。

文化活力沉浸体验

明文化是十三陵镇最突出的文化符号,如何让每一位十三陵镇人都能了解明文化、传播明文化是昌平区、十三陵镇两级政府重点思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可及性,更关系到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十三陵镇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悠久的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无论是明文化论坛期间的民俗表演、康陵村“明礼康陵·我是大明人”的明文化沉浸体验,还是春节期间的明文化体验月,一系列丰富多彩又紧扣明文化的活动,让镇里村民真正参与到明文化的传承中,也让外来游客在十三陵镇沉浸式体验到明文化,明文化也通过一系列活动真正浸润人心。

目击

演绎传统文化 民俗表演亮相明文化论坛

2022年12月,首届明文化论坛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顺利举办。论坛开幕现场,特色十足的十三陵镇涧头村、献陵村、仙人洞村、胡庄社区等村(居)的演出团体带着各自拿手绝活,为论坛献上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首先是涧头村高跷表演,只见领队敲打着锣鼓,引导着高跷队伍步步向前,抬头看那踩着高跷的表演者,他们做行走、舞剑、挥袖等动作,边演边唱,生动活泼,如履平地。仙人洞村以及胡庄社区带来了开场鼓、评剧、诗朗诵、合唱、舞蹈等多项演出节目,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艺表演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看体验,也给十三陵镇的村(居)民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

沉浸古韵 明文化体验月送年味到游客身边

穿越到明代,近距离观看明代皇家仪仗;走进美丽乡村,感受传统民俗文化……2023年兔年春节期间,十三陵镇人民政府联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举办主题为“沉浸古韵 大明华章”的明文化月体验展演活动,把浓厚的年味送到百姓身边。在明十三陵神路景区,身着明代服饰与甲胄、手持金瓜斧钺等礼器的演员正在此上演一场新年祈福大典,用浓浓明文化为游客送去新年祝福。而在康陵村,一场欢快的秧歌表演正在进行,“神采飞扬”的秧歌表演透着浓浓的年味儿,让游客在十三陵镇过了一个热闹、快乐的春节。

穿明服学明礼 康陵村上演沉浸式明文化游

过去,十三陵镇康陵村靠着康陵春饼宴打出了品牌,如今,康陵村文旅升级换新,为游客带来文化、休闲、美食、美景等多方面沉浸式明文化体验。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明礼康陵·我是大明人”明文化主题体验活动在康陵村启动。

走进康陵村,古香古色的花折伞、五颜六色的灯笼、娇艳绽放的花朵……组成了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广大游客拍照、打卡的特色景点。活动以“明文化”为主题,以穿明服、学明礼为特色,活动精心准备了明文化主题演绎、汉服换装、非遗项目体验、古风文化集市、千年帝王树祈福等诸多环节,让游客尽享盛世烟火气,感受大明市井风。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重要一环,从中央到北京市都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明确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总书记还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以及注重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四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中央的顶层设计,北京市则对首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明确部署。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家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多方面对2023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行部署。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选取了坐落于京北、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的十三陵镇进行蹲点调研,在调研中深刻体会了十三陵镇如何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气神儿。

红色家谱增自信

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乡风文明离不开家风建设,只有村民们的小家庭建设好了,乡村这个大家庭才能蒸蒸日上。在十三陵镇,为弘扬良好家风、推进文化自信,镇里开展了红色家谱编修工作。聚民心、汇民力,一份份红色传承被深入挖掘,在村民中代代相传。“走街串巷、入户上炕”,家谱编修人员实地调研收集资料,详细梳理村民家族中曾出现过的先进典型人物,让村民在编修家谱的过程中,对家族、村庄和故乡生出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此外,十三陵镇还推出了“天寿山下话家乡”主题调研活动,对各村(居)历史文化、村情民俗等进行挖掘整理。截至目前,已经整理出与十三陵镇有关资料档案10万余字,收集各类老照片500余张,为十三陵镇未来要开展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基层宣讲员培训、书籍资料编撰等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与资料支持。“让村民们通过家乡美来骄傲、家人棒来自豪、家风正来自信。”十三陵镇党委书记崔宙鹏说。据了解,目前十三陵镇已有39个村完成了红色家谱编修,涌现出很多极具特色的案例。今年,十三陵镇将在家谱的基础上,通过“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活动,促进家风提升、带动村风改变,从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目击

妇救会主任家风传承 获评首都最美家庭

在十三陵镇上口村,见到98岁的芦玉清老人时,她精神不错,看到来访的记者,老人连连摆手表示欢迎。老人的儿子王付学告诉北青报记者,母亲8岁时父母双亡,艰苦的生活锻炼了她自立自强的性格。抗战时期,年仅17岁的芦玉清被推选为妇救会主任,带领姐妹们照顾伤员、为前线战士们缝衣服、做军鞋。一次遭日军追捕,芦玉清躲进鸡窝才逃过一劫,而她的丈夫却牺牲在前线,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

这些战火纷飞中的故事,芦玉清后来常常向儿孙们念叨,母亲坚强的性格也影响了一家人。王付学说,母亲还非常孝顺,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我奶奶临终时特别想吃饺子,母亲专门跑了20多里路到长陵村那边买肉给老人包饺子。”芦玉清的孝顺也影响到家中的每个子女,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王付学和妻子更是数十年如一日陪伴在侧,老人年近百岁,却很少生病住院,“我自己就像半个医生,发现母亲有一点不适我就会给她对症吃药,所以她很少生大病。”因为孝老敬亲,王付学家庭还获评首都最美家庭。

翻开上口村的红色家谱,芦玉清老人的事迹也被列在其中。上口村党支部书记段连旭表示,通过红色家谱的梳理编纂,村民们对家族、村庄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芦玉清老人这样的革命前辈做榜样,年轻人对家族、家乡也更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了大家共建家乡的精气神儿。

20平方米“野猪窝” 见证村庄红色历史

十三陵镇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在大岭沟村,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山洞——“野猪窝”是艰苦抗战岁月的见证。80岁的老村民张存财回忆,“野猪窝”因为地处隐蔽不易被发现,成为村民们躲避日军的避难所。

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深入,八路军与日军在十三陵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大岭沟村的村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八路军做好后勤保障。他们用树枝做成简单的担架转移伤员,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为八路军运送补给。人们还利用“野猪窝”内原有的大石桌搭建了一个土炕,让八路军战士们能够在这里好好休养。大岭沟的大山用宽厚的胸怀保护了饱受战火之苦的人们,也为村民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成为村内至今流传不息的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凝心聚魂

十三陵不仅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这里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昌平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庆陵村党支部诞生于此,凝聚40万建设者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精神的十三陵水库坐落于此,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不竭的源泉。

十三陵镇注重发挥红色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凝心聚魂作用,以水库精神为核心,不断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寻访十三陵水库建设者、以十三陵水库建设者为原型的电影《九兰》上映、打造以弘扬十三陵水库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村……十三陵镇以“红”铸“魂”,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情感。

目击

肩挑手扛修水库 耄耋老人讲述建设场景

回忆起当年修水库的盛况,八旬高龄的田正硕老人仍记忆犹新,不觉打开了话匣子。1958年,听说要修建十三陵水库,19岁的田正硕立即报名,和村民们一起投入到水库修建工程中。

田正硕回忆,来修水库的村民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好胜心特别强,当时各个组都比赛挑土,看谁挑得最多。但当时有些地方机械无法到达,需要靠村民们人工挑。“时间长了肩膀都是血淋淋的,穿衣服都碰不得,第二天还都咬牙坚持继续去工地。”由于表现突出,田正硕获得了一枚水库建设者的纪念奖章,这枚奖章还曾经陪伴他一起参加密云水库的修建工作。

65年过去,当年青春焕发的小伙子已成了耄耋老人,但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人仍颇感自豪。正是无数个像田正硕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才有了如今风景如画的十三陵水库和昌平群众幸福美好的愿景。

“九兰精神”搬上银幕 普通劳动者勇担国运

在40万义务劳动者中,9位姑娘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名字里都带有“兰”字,她们组成的小组又被称为“九兰组”。2022年,“九兰组”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对史料的深入挖掘和生动的表演,让今天的观众时隔65年仍能感受到当时振奋人心的场景。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展现“九兰精神”,剧组走访了健在的“九兰组”老人们,搜集整理出大量从未面世的珍贵历史素材,还寻找到60多年前的施工设备、极具时代特点的服装、场景等素材,忠实还原了当年的水库建设现场。电影以“初心未改志不移,九兰花又开”为主题,展现了无数普通劳动者担当国家命运的气魄。

红色阵地德化人心

依托红色宣传阵地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阵地真正起到德化人心的作用。在公交站增设“学习园地”专栏、建设十三陵水库时代精神文化园,近年来十三陵镇不断创新红色阵地建设形式,使红色资源在十三陵镇落地生根,让红色阵地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目击

村里建起时代精神文化园 水库精神代代传

作为一个水库移民村,水库精神是十三陵镇仙人洞村的鲜明特征,村党支部副书记贾仲刚告诉北青报记者,当年村里70%的村民都参与了水库修建。如今,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仙人洞村打造了“三纵三横”的水库时代精神文化园。

刚步入仙人洞村,左侧墙上大幅的十三陵水库航拍图和红色标语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红色的箭头方向指引着游客开始一段波澜壮阔的水库建设之旅。贾仲刚介绍,设计团队挖掘了十三陵水库建设过程中很多历史资料,设计制作了这些极具时代特色的文化墙。

虽已泛黄但仍能感受到热火朝天气氛的老照片、“不修好水库坚决不回家”的建设决心、描绘十万大军会战水库建设一线的插画以及水库修建指挥部用大喇叭高喊捷报的场景都生动地展现在文化墙之上。为了让村里整体环境更有时代特色,仙人洞村的一些超市、素食餐厅也都改换了门头,走在村里石板路上,游客好像穿越了65年的时光,如同置身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之中。

沿着整洁的青石板路走到村东头,新落成的红梅园、劳动公园已披上夏季的绿装,与白底的文化墙相得益彰,成为仙人洞村全新的红色阵地。这些红色阵地不仅带动了仙人洞村村民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也成为仙人洞村弘扬水库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让老百姓在物质上“富口袋”,在文化上“富脑袋”。

彰显新时代精神 公交站里建起“学习园地”

夏日骑行在十三陵镇,不少骑行者或许会发现,路边的公交站悄然换新。灰顶、红柱、木椅的仿古亭无不体现出十三陵厚重的历史底蕴,而其中新增的“学习园地”板块则刊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诸多论述。

据介绍,十三陵镇在新落成的七孔桥花海站、镇政府站等公交车站增设了“学习园地”专栏,内容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战略、文化遗产保护、基层法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多方面的经典语录,让公交站也成为传播学习党的理论的阵地。

文化活力沉浸体验

明文化是十三陵镇最突出的文化符号,如何让每一位十三陵镇人都能了解明文化、传播明文化是昌平区、十三陵镇两级政府重点思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可及性,更关系到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十三陵镇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悠久的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无论是明文化论坛期间的民俗表演、康陵村“明礼康陵·我是大明人”的明文化沉浸体验,还是春节期间的明文化体验月,一系列丰富多彩又紧扣明文化的活动,让镇里村民真正参与到明文化的传承中,也让外来游客在十三陵镇沉浸式体验到明文化,明文化也通过一系列活动真正浸润人心。

目击

演绎传统文化 民俗表演亮相明文化论坛

2022年12月,首届明文化论坛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顺利举办。论坛开幕现场,特色十足的十三陵镇涧头村、献陵村、仙人洞村、胡庄社区等村(居)的演出团体带着各自拿手绝活,为论坛献上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首先是涧头村高跷表演,只见领队敲打着锣鼓,引导着高跷队伍步步向前,抬头看那踩着高跷的表演者,他们做行走、舞剑、挥袖等动作,边演边唱,生动活泼,如履平地。仙人洞村以及胡庄社区带来了开场鼓、评剧、诗朗诵、合唱、舞蹈等多项演出节目,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艺表演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看体验,也给十三陵镇的村(居)民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

沉浸古韵 明文化体验月送年味到游客身边

穿越到明代,近距离观看明代皇家仪仗;走进美丽乡村,感受传统民俗文化……2023年兔年春节期间,十三陵镇人民政府联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举办主题为“沉浸古韵 大明华章”的明文化月体验展演活动,把浓厚的年味送到百姓身边。在明十三陵神路景区,身着明代服饰与甲胄、手持金瓜斧钺等礼器的演员正在此上演一场新年祈福大典,用浓浓明文化为游客送去新年祝福。而在康陵村,一场欢快的秧歌表演正在进行,“神采飞扬”的秧歌表演透着浓浓的年味儿,让游客在十三陵镇过了一个热闹、快乐的春节。

穿明服学明礼 康陵村上演沉浸式明文化游

过去,十三陵镇康陵村靠着康陵春饼宴打出了品牌,如今,康陵村文旅升级换新,为游客带来文化、休闲、美食、美景等多方面沉浸式明文化体验。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明礼康陵·我是大明人”明文化主题体验活动在康陵村启动。

走进康陵村,古香古色的花折伞、五颜六色的灯笼、娇艳绽放的花朵……组成了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广大游客拍照、打卡的特色景点。活动以“明文化”为主题,以穿明服、学明礼为特色,活动精心准备了明文化主题演绎、汉服换装、非遗项目体验、古风文化集市、千年帝王树祈福等诸多环节,让游客尽享盛世烟火气,感受大明市井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