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跳出“口传心授”,数字赋能非遗“活”下去、“潮”起来

(来源:网站编辑 2023-05-11 08:17)
文章正文

" 身处互联网 + 时代,口传心授的传统非遗传承方式已逐渐落伍,一些非遗文化由于推广力度不足,弱化了非遗在生活中的存在感,面临‘冰’封之痛。数字技术以‘破冰’方式为传统传承注入活力,让匠人匠心的表达方式更加新颖,不断激发非遗潜能,保持活化状态。" 日前,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论坛上首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2018-2022 年)》,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院长薛可提出,要让数字化表达 " 活 " 下去、非遗数字化内容 " 潮 " 起来、非遗数字化展示 " 传 " 出去,需以非遗数字化消费带动全社会对非遗的关注与重视,赋能并促进非遗保护与利用。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数字技术与非遗传播融合的研究报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2018-2022 年)》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研究,以上海、北京、兰州、洛阳、扬州、广州、苏州等 15 个省市的 11952 份调查问卷为基础,由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数字非遗联合课题组完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报告结合最新数字技术和文旅场景,关注数字非遗前沿运用,详尽论证数字技术如何具体运用于非遗传承保护和传播,力求调查结果结论能为非遗数字化传播实践提供帮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以 " 价值重构 活态传承 " 为主题,关注非遗与艺术、科技、文化的交互融合,搭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交流平台。多所海内外院校非遗领域专家学者、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及业界人士分享探讨非遗数字传播的核心问题、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提出,故事感、未来感、体验感应是非遗文化产品开发的目标,也是地方文化元宇宙建构的手段。伴随着互联网带来的数字化革命和信息文明时代来临,数字技术正为非遗传承与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郭斌围绕数字非遗传播与传承,探讨 AI、美学、非遗、文化传播等多元知识融合与创新实践。随着科技的发展,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不断出现,非遗呈现方式也大大丰富,观众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来接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背景和相关传说,补充实体展示所缺乏的信息,人们也能够为即将消失的非遗留下了备份。如视频存储可以完整记录非遗整个过程,观众可以观看、回放制作过程,领略非遗之美。利用这些融媒体的互动功能,人们在画面中与制作视频的人交流,产生一定的参与和体验感,更能激发观众传播的积极性。

此前,抖音发布《2022 非遗数据报告》指出,近一年来抖音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覆盖率累计达 99.74%,相关视频播量达 3726 亿,获赞 94 亿。其中,我国目前受欢迎程度最高的 10 项非遗为:相声、黄梅戏、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京剧、豫剧、越剧、象棋、狮舞、烤全羊技艺、秧歌。在 " 非遗合伙人 "" 看见手艺 " 等计划的助力下,2021 年全年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 642%,非遗创作者平均每天直播 1617 场。平台上老字号品牌销量同比增长 617%,获得收入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 34%。从非遗内容创作者年龄来看,26% 的用户为 90 后,35% 的用户为 80 后。

这组数据也大大佐证了业内的判断——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非遗深度融合,实现非遗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蔡丰明强调,应运用科学手段对非遗资源进行图谱化、可视化处理,实现从 " 无形 " 到 " 有形 " 的转化。长期以来,非遗传承传播主要依靠师带徒方式延续,面对面亲授是主要方式,非遗的 " 灵魂 " 存续于传承人的头脑中,而缺少基本的数据资源,这让非遗传承和传播受到局限。专家建议,完善非遗项目基础数据采集,逐步建立起大数据资源体系,为非遗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数字技术的赋能,并非简单将非遗技艺 " 搬 " 到互联网平台,而是结合非遗文化特色、融合不同媒介传播规律,进行定制式加工投放。比如,中国首部世界非遗 VR 纪录片《昆曲涅槃》通过 VR 技术再现江南场景,展示昆曲魅力;河南卫视推出 " 奇妙游 " 系列节目,创新采用 " 网综 + 网剧 " 形式架构,利用 XR 技术呈现非遗元素,赢得广泛好评;一些影视剧将非遗内容合理化融入剧情,如展现 " 茶百戏 " 的《梦华录》、融入缂丝的《当家主母》等。新兴视觉主导的文化传播形式还逐渐应用到博物馆建设中,上海遇见博物馆曾举办 " 遇见敦煌 · 光影艺术展 ",借助 3D 光雕数字技术,对 200 余幅艺术家重绘的敦煌石窟壁画进行全新演绎,虚实结合的立体观展方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敦煌石窟艺术魅力,了解中国传统非遗文化。

此外,融入非遗文化的相关主题动画、游戏设计层出不穷,比如将二十四节气基因融入互动产品中,提高用户参与度和文化传播度。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数字艺术资源,应用在数字藏品、区块链技术等。舞龙灯、舞狮、花灯、乞巧、猜谜、登高、戏曲、古乐、社火等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民间艺术,也以如梦似幻的灵动呈现方式,,在越来越多游戏场景中 " 圈粉 "。

华东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柯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语境下,数位人文赋予并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的重要学术实践,有助于深入理解近代剪纸行业中的主体性、互动性与认同性问题。苏绣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邹英姿介绍了苏绣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展示苏绣精妙的针法技艺。视觉中国副总裁王钧提出,要用数字技术思维、社会化思维、共享思维、融合发展思维推动文旅事业发展。上海星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EO 王宇翔分享传统文化与元宇宙游戏互动体验结合的案例,期待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他们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进而喜爱传承非遗。帝国理工学院设计工程学院殷源关注非遗保护领域中的知识付费模式,探索知识付费对非遗传承的影响。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