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海城高跷

(来源:网站编辑 2023-05-02 18:57)
文章正文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海城高跷  

海城传统民间艺术


海城高跷,又称海城高跷秧歌,起源于辽宁省海城市,是城乡广大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

中文名   海城高跷   别    名   海城秧歌   形    式   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距今历史   300多年的历史   艺术特色   扭、浪、俏、逗、相   海城艺术节   农历正月十五  

相关视频

查看全部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城高跷艺术简介 播报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经过300多年的不断演变,已经形成了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8张)

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民谣“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就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高跷的喜好爱悦之情。海城高跷是地秧歌与高跷相结合的产物。初为两足落地,平地秧歌,清咸丰年间变为高跷,后经不断创新,逐步完善。

海城高跷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老㧟、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表演题材基本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装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表演风格火爆热烈,欢腾奔放,优美抒情,风趣诙谐,雅俗共赏。这些风格特点,充分体现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

海城高跷历史溯源 播报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

海城是辽南高跷的发源地,关于海城高跷秧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诸于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城县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牛庄古镇三义庙就有高跷、旱船沿街跳舞表演"。在清初,东北的海上贸易主要集中在辽南近海,随后海城古镇牛庄成为当时关内外物资集散地和辽东最早的水上商埠。随着"闯关东"移民的涌入和辽南经济贸易的发展,南北方的艺术也在海城得到了广泛交流。

当时秧歌会上的高跷表演还只局限于在跷上耍刀弄棒,艺人称其为"武跷"。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城的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了传统高跷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把中国传统的民间戏剧搬到高跷上,逐步形成了海城高跷独特的火暴、欢快、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每年农历正、二月间,扭秧歌、踩高跷成为海城人的传统民俗之一。

海城高跷海城高跷秧歌 播报

1900年至1930年期间,达到了极盛时期。有资料记载,当年由少帅张学良的同学举荐,张作霖特邀海城高跷进大帅府表演。高跷队一进院,先摆了"架象"、"排山"等象征吉祥如意的造型。接下来,高跷艺人各展绝活,有只舞不唱的《双备马》,《捕蝴蝶》;有光唱不舞的《王婆骂鸡》等曲小调。

清末海城高跷日见成熟,形成一支职业半职业的艺人队伍。艺人们身怀绝技,各有千秋,故其传承谱系蔚为壮观。从1820年的第一代传人小金子、大来子,到1887年第二代的红、粉、黄、蓝、白、青六朵菊花(艺名),1902年第三代的张久荣(艺名白菜心),1940年第四代的吴奎一(号抓地虎)、王凤翔(号滚地雷),1951年第五代的王连成(号王小辫),1970年第六代的陈士友(小生)、秦丽(小旦)等,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高跷艺人。

海城高跷表演形式 播报

海城高跷的欢腾、奔放、热烈、火爆是其基调,优美、抒情、风趣、诙谐是其特色,二者的统一构成海城高跷秧歌的艺术特征,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技法要素。在海城高跷秧歌的表演中,气势恢宏的大场和轻快细腻的小场包括了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形式,构成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

激昂的唢呐声、锣鼓声一响,海城高跷艺术团的演员们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兴高采烈地登场了。他们脚踩两尺多高的高跷却如履平地,时而翻滚腾跃,时而轻歌曼舞,时而火暴热烈,时而即兴狂野。一袭黑衣的头跷、二跷挥舞着马鞭,快步如行云流水;王婆戏耍烟袋挑逗出一片笑声;文丑头顶竖着小辫,风趣诙谐憨态可掬;上装女旦抖动彩扇;下装众丑高难的跷功令人惊叹。演员们各种组合造型更令人目不暇接,4人组成的"孔雀开屏"如孔雀翩翩起舞,而由6人组成的"飞人"造型更是令人叫绝,中间三名男演员一字排开相互挽臂,两侧各挽一名女演员,同时另一名女演员坐骑在正中间男演员的脖颈上,三名男士踩着急促的鼓点儿开始原地转圈,此时两侧身轻如燕的女演员便顺势"飞了"起来,场面煞是壮观。

海城高跷高跷分类 播报

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海城高跷又叫海城秧歌,到今天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当初表演者身着红绿彩衣,手执纱帕或彩扇,头上扎着花环或彩条,上了年纪的人也描眉涂红,扭起来喜气洋洋,充满朝气。由于当时表演者两足落地,所以人们称它为“地秧歌”。

150多年前,海城人变地秧歌为高跷,就是在木棒中部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子系于腿部。高跷的高度一般在两尺左右,表演者脚踩高跷,边扭边唱,别有一番情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城的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传统的高跷艺术,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海城高跷艺术特色 播报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是地秧歌与高跷相结合的产物。初为两足落地,平地秧歌,清咸丰年间变为高跷,后经不断创新,逐步完善。海城高跷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老㧟、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表演题材基本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装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表演风格火爆热烈,欢腾奔放,优美抒情,风趣诙谐,雅俗共赏。这些风格特点,充分体现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

“扭”是海城高跷的基本技法,民间一向有扭秧歌之称。海城高跷以“交替花”为基本扭法,将“挽、片、掏、打、缠”等腕部的动作和前踢步、后踢步等步法交替运用,配之以鼓乐,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高跷扭法,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勤劳勇敢,朴实乐观的精神风貌。

“浪”是海城高跷的审美标准,评价一位演员扭得好谓之“浪的好”。民间艺人将高跷的审美标准概括为“稳中浪,浪中美,美中俏,俏中哏”12个字。

“俏”主要表现在舞蹈节奏的变化之中,通过动作的大小、快慢、强弱、缓急、收放、动静、轻重的对比,构成动作上的俏劲,表现出高跷泼辣明快,俏皮可爱的艺术特色,给人以艺术美的感染。“俏中哏”多出现在动作之尾,在一收的瞬间静止中表现出动态美,动得快,收得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逗”是海城高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表现手段,以逗来抒情达意,逗哏成趣。逗是人物感情色彩的渲染,也是海城高跷表演艺术的核心。人们常说:“不逗不为秧歌,逗得不活不为能手”。高跷表演中,逗最为引人入胜,“逗而不俗,趣而不丑”,逗得风趣而不庸俗。

“相”即“鼓相”,是“叫鼓、亮相”的简称。它借鉴、吸收戏曲中“亮相”的表演程式,在一定锣鼓套的配合下做一个优美(或英俊、威武、滑稽)的瞬间静止造型。鼓相使高跷表演跌宕起伏,动静有致,神韵十足,呈现出异常热烈的气氛。

海城高跷发展现状 播报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

由于农民大多数外出打工或者承包土地,收入可观,而踩高跷的收入却不多,使大部分人对高跷秧歌渐渐淡忘,很少有青年人愿意学高跷。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艺人外出打工,造诣较高的民间艺人很难找到,一部分老艺人或年事已高,或相继离世,一些难度较大的跷功技术绝活没有人传授;大部分演员靠兴趣参与,队伍青黄不接,海城高跷艺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就以艺术团来说吧,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劳务费有限,逢年过节靠走机关、厂矿拜年、庆典等挣一点钱来维持服装、道具和演职员的误工补贴等指出。同时,演员缺乏艺术培训,年轻演员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艺人,因为身体原因不再演出。经常参加演出活动的中年艺人也屈指可数。"邢传佩举例说,海城有一位43岁的高跷演员,被中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称为"高跷上的梅兰芳",但他早已经远离了高跷,出去打工。 据介绍,现在经常举行演出活动的海城高跷民间团全体只有8支左右。而"上世纪70年代,海城各乡镇都有群众文艺宣传队(高跷队),我就是当时马风公社宣传队的队员。后来我拜老艺人王广让为师,提高技艺。省文化部门还组织培训班,让高跷从老艺人手里流传了下来。现在活跃的艺人几乎都是从那时候起步的。

海城高跷开辟广阔舞台 播报

海城高跷早在20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1989年,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参加了欧洲著名的克雷姆斯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了50多场,在当地引起很大的轰动。近年来,艺术团还相继参加了一些国际民间艺术活动,到奥地利等西欧国家巡回演出,受到了海外朋友的好评,海城高跷被誉为“踩在木棍子上的东方芭蕾”。

自海城高跷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艺术团的演出活动更加频繁了。在进行表演的同时,他们不断地对海城高跷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在保持原有舞蹈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高难度的杂技技巧,并融进很多情节,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现场爆发力去感染在场的每一个观众,表现北方黑土地上的人民那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如今,海城高跷已从田间地头走向国际舞台,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民间舞蹈风。

海城高跷获得荣誉 播报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

自1985年开始,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为海城艺术节(高跷秧歌节),并举行高跷秧歌赛事活动。1987年春节,海城高跷应邀赴北京龙潭花会大赛,一举夺魁。此后海城高跷多次参加全国街场民间舞蹈汇演、中国国际旅游艺术节、中国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1989年参加奥地利第五届克拉根福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十一届克雷姆斯民间艺术节和匈牙利第二届萨尔瓦尔国际民间艺术节活动。1991年赴日本参加第十届“大中国展”表演。1990年起海城市连续三届成为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主会场,汇集了墨西哥、俄罗斯、土耳其、古巴、美国、意大利等国的民间艺术团交流艺术,国内少数民族、地区代表队也来表演。海城市已成为高跷艺术之乡。

海城高跷传承意义 播报

海城高跷秧歌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1988年它在全国广场民间舞蹈大赛中一举夺冠,1997年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盛大演出,其表演独树一帜,显示出东北地区高跷秧歌的特色。

海城高跷秧歌历史上曾辉煌一时,并一直在民间传承不绝。但是由于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目前其表演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海城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政府关注

2015年9月2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城高跷专家研讨会在海城市召开。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的相关领导及海城高跷的传承人与专家就海城高跷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与会专家和领导首先在山西会馆门前观看了海城高跷的精彩表演,随后来到山西会馆海城高跷展厅,详细了解海城高跷近年来的传承保护情况。

在研讨会上,海城高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邢传佩介绍了近年来项目传承保护现状。海城高跷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其风格热情似火的、欢快泼辣,展现了黑土地独有的风情。在第五代传承人邢传佩、杨敏的带领下,近年来海城高跷得以发扬光大,参加国内外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海城高跷。与会专家就海城高跷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等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合理化建议。 [1] 

民间演出

海城高跷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参加央视国际频道“中华文化传承人大会”,将于16日晚7点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

海城高跷此次受邀参加“中华文化传承人大会”,20余人的团队共表演了长达5分钟的节目,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的演员们将精彩的绝活儿一一进行展示,同时融入了现代时尚的舞蹈元素,让人耳目一新。此期节目将于16日晚7点播出,21日早9点重播。据了解,海城高跷秧歌目前是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的团长邢传佩和编导杨敏都是海城高跷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共有队员70余人,每年演出上百场。 [2]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海城市民间高跷秧歌艺术团获得“高跷(海城高跷)”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3] 

海城高跷相关资料 播报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