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文化之“根” 传承非遗之“魂”
——平凉文旅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非遗传承篇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柳娜
寻觅平凉历史,随处可见斑斓、凝重的文化印迹,平凉的先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有大量值得珍藏的文化财富,其中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凉境内流传于民间的口述文学、传统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社火、木偶、皮影、剪纸、编织、雕刻等非物质文化光芒璀璨,异彩纷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近年来,平凉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项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展现出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动画卷。
保护非遗,保护它的生存土壤
春日,在华亭市体育公园,邱家娃曲子剧社的演员们正在排练传统剧目《陈姑赶船》。“今日离别曲江畔,人虽离别心相连。”伴着“陈姑”委婉的唱腔,“船夫”赵斌手拿船桨“划着船”,脸上写满离愁别绪。
“从小就喜欢曲子戏,听着听着就会了,就想着要不组团建个戏班。”几年前,赵斌和媳妇办起了自己的剧社。如今,他不仅成为曲子戏传承人,更把自己的剧社带上了县里、市里的舞台,还代表平凉去新疆等地参加文艺调演。
华亭曲子戏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尤以民国为最,是戏剧的一种,在流传地习惯称“小曲子”“笑摊”“地摊子”“信子腔”等,具有元杂剧的遗痕。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从内容上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2006年5月20日,华亭曲子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亭市文化馆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华亭市曲子戏班已经达到80余家,曲子戏从业人员已从2006年的200多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600多人,曲谱、剧目、腔调及演出方式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和继承,目前已有部分曲子戏班将华亭曲子戏演唱事业拓展到了华亭市周边的陇县、千阳、隆德、泾源、天水等地,演出范围大幅扩展。
保护非遗,重点是保护它的生存土壤。在中央专项补助资金的大力扶持下,华亭市资料抢救工作成效显著,项目保护、发展、组织与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华亭曲子戏已彻底摆脱了濒临灭绝的困境,生存状况良好,全县范围内年均演出1000多场次,并逐步向县外拓展演出市场,甘肃——新疆两地课题组交流合作机制全面形成,专业理论研究团社即将挂牌开展业务,全力推动华亭曲子戏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
平凉在非遗项目上打出“政策”与“资金”的“组合拳”,从根本上解决了非遗传承难的问题。
然而,我们也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水土不服”而正在逐渐消失,单是靠“政策”和“资金”,难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去对抗现实的发展。能不能有更好的方式、办法来增添非遗的活力呢?
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崆峒派武术的弘扬之路,或许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从挖掘武术文化到创办武校,从举办武术节会、与旅游联姻到使之走出国门,崆峒武术扎根本土,声名远播。
昨日,在崆峒文武学校采访时记者看到,在长约数十米的演武台上,跃动着崆峒武林小子矫健的身影,腾空侧踹、腾空穿越、伏虎式、单飞脚……喊声阵阵,风雷隐动,天地之间,涌动着荡气武林魂。“自古英雄出少年”,武校学生们用精湛的武术表演传达出崆峒武术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形神气势。
创办于2009年的崆峒文武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甘肃和宁夏的居多,还有湖南、福建、四川和新疆近十个省区市的学生。这里开展的武术训练对学生的一招一式都要求严谨严格,武德教育也颇费心思,循循善诱,严防偏颇。
无数个晨昏日暮,汗水在这里生根。自建校以来,学校在国家、省、市级举办的各类武术比赛中,为平凉夺得980枚奖牌;参加崆峒文化旅游节等武术演出1200多场次,让崆峒武术美名远扬。从武校走出了一批武术明星,王志祥、张海龙、李文强、完颜文静等是其中的代表。
崆峒文武学校在建校的十几年间,为平凉培育出大量的武术人才。近年来,平凉市及各县(市、区)相继成立武术协会,通过举办活动,宣传推广崆峒武术;民办武术馆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为传承崆峒武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很难想象没有保护和传承,没有积极的探索,它们的命运将会怎样?”平凉剪纸传承人何霞对平凉非遗文化的生存境况深感欣慰。
近年来,平凉市各级文旅部门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从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中寻觅、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我市非物质文化挖掘、保护等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那些留存在平凉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深藏在历史尘埃中的众多秘密,像一首首歌流传了下来。
平凉有多少宝贝进入遗产保护名录?从2006年至今,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凉迎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黄金时期,好消息纷至沓来——以泾川县西王母信俗、庄浪县“高抬”、华亭曲子戏等为代表的3项民俗民间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灵台灯盏头戏、灵台皇甫谧针灸术、庄浪马尾编荷包、崆峒区春官歌演唱、平凉剪纸、平凉纸织画技艺、崆峒派武术、崇信陇东民歌、安口陶瓷制作技艺等29项民俗民间文化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陇东皮影、陇东地坑民宅、泾川完颜氏族文化、崆峒道教音乐等170项民俗民间文化被列入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1人被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连接时代,让非遗传播融入日常
非遗往往与现代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让其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正是激发非遗内在活力的重要课题。
假日里,崆峒古镇的非遗一条街热闹非凡。在戏曲博物馆的皮影现场表演区,只见皮影戏艺人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棍演绎喜怒哀乐,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秦香莲、陈世美等皮影人物相继登场,幕布上的皮影活灵活现,形象栩栩如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叫好。“我小时候就爱看皮影,感觉又让我重回儿时的时光。刚才玩了一下皮影,这种体验好开心。”游客郭长路说。
而在戏曲博物馆另一侧一个70平方米可供游客体验的演出舞台,不少兴致盎然的游客纷纷跟着演员唱戏、合影、拍抖音、发微信,忙得不亦乐乎。“看到了精彩的非遗戏曲演出,还参与到了其中,我觉得非常有趣,让我分外着迷。”带着孩子来体验的市民李小龙说。
当非遗戏曲、皮影融合现场体验获得市民青睐,厚重的文化资源滋养了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真是面做的吗?”“它们能存放多久,会不会风干?”……“杨凯面塑”非遗馆展出的几百件精美的面塑作品,形态逼真,吸引着人们驻足、购买。
平凉面塑传承人杨凯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将工艺面塑这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开发出案头摆件、瓷盘装饰等多种形式,呈现出美好的创意。每个作品造型完整饱满,注重神韵。“越是传统的,越是时尚的,我希望给大家打开一扇窗,让大家看到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杨凯说。
分布在城乡的非遗传承人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通过独特的创意与巧思,让老技艺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同时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为了让非遗真正连接现代生活,平凉多措并举,通过建设非遗一条街、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传统手工艺培训室等,让不同门类、多姿多彩的非遗技艺,拥有自己的“阵地”。这些非遗场所引导大众在亲身感悟中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人们在参与非遗活动、体验非遗技艺、购买非遗产品的过程中,距离非遗更近了。
传统手工艺是承载匠心的种子,只有将它植入大众生活的土壤,让更多青年人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才能让非遗项目在代代传承中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在非遗文化传播方面,平凉文旅部门、教育部门可谓煞费苦心——通过线下线上多元化结合的方式,推出了“非遗进校园”“跟着大师学非遗”等互动性强、体验感丰富的活动。于是,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自己常去的崆峒古镇正有一场“崆峒笑谈”等非遗演出在上演;孩子所在的校园正在进行非遗技艺讲授;甚至自己常关注的平台,也正在进行一场非遗文化的直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它来自于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觉,非遗工作者的努力,还有每一个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天然的亲近。在非遗保护进入新阶段的当下,我们要科学地、系统地管理好、保护好这些遗产,使之根脉相续、永葆活力。
往期回顾
◆项目聚势春潮涌 奋楫争先开新局——平凉奋力实现一季度项目建设“开门红”述评
◆2023年全球旅行商大会| 守护文化根脉 激扬自信力量——平凉文旅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文物保护篇
◆倒计时1天!2023年全球旅行商大会暨平凉市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即将启幕
编辑:孙 瑞
审核:刘英娜
监制:贺 军
技术:崔烘奖
法律顾问:张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