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拼尽全力,走出乡村,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参与党的乡村振兴事业,回馈父老乡亲,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这是陇县温水镇温河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王沙咪在驻村工作队组织的一次“乡村之旅”游学活动上,深情讲述自己乡土情怀的情景。王沙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沙咪是陇县人。她常说,故乡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是心灵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对乡土的眷恋是她内心深处最温柔的故事。她始终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乡土都不应成为前行时遗忘在身后的风景,也不应仅仅成为挥之不去的乡愁。我们的乡土需要赤子的关怀与回报。王沙咪正是这样一位对家乡怀有拳拳之心的赤子。2016年6月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在大城市高薪就业的机会,毅然决然返回家乡,参与家乡建设事业。通过自身努力,2017年7月,她成为陇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一名干事。在管委会工作期间,她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为家乡招商引资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2021年9月,她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请缨,离开园区管委会机关,到温水镇温河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成为温水镇驻村干部中仅有的一名女性驻村工作队员。赴任后,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及崭新的工作内容,她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怀揣着敬意与梦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热爱、亲近、了解这片土地;她俯下身躯、迈开脚步、沾泥带土、丈量家园,从乡土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成长力量;她废寝忘食学政策、夙兴夜寐干事业、走访入户话家常,踏遍了温河村的山山水水,走遍了农户家的角角落落,对全村农户基本情况如数家珍,对村民喜怒哀乐牢记于心;她迅速掌握了村日常工作及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熟悉了村情民情,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行家里手”。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中之重。如何激发农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持续促进增产增收,从而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王沙咪经常思考的问题。陇县“菜单式”产业发展奖补政策给了她很大启发。在入户走访过程中,王沙咪注意到监测户张三平家的特殊困难:他本人年事已高,妻子及儿子均为残疾人,孙子正上小学,2021年儿媳因火灾严重烧伤,治疗费用较高且需长期用药,一家人均缺乏正常劳动能力,2021年3月,按照政策规定和识别程序,将其作为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监测范围。起初,张三平面对家庭突发变故,对未来生活几乎失去了希望。王沙咪知晓后,坚持每周走访了解情况,宣讲帮扶政策,询问实际困难,协调解决问题,通过与工作队科学分析研判,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和产业巩固提升计划,先后为其申请、协调落实低保、高龄、残疾补贴等保障政策,帮助办理大病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2022年8月,王沙咪与工作队一周内三次走访张三平家,宣讲监测户产业到户奖补政策,鼓励其克服困难,再接再厉,增养奶牛,并帮助申报享受产业奖补资金,通过发展产业继续增加收入。张三平备受鼓舞,随后购买奶牛1头,享受产业奖补资金3000元,牛奶销售供不应求。目前,张三平家庭生活已无后顾之忧,全家每月领取低保金、养老金、残疾补贴、高龄补贴等转移性收入2905元,2022年种粮收入4000元,养牛5头,鲜奶销售月收入2500元。日子红红火火,生活有滋有味!他喜上眉梢、乐在心上,逢人便说:“沙咪是个好女子,倾情帮扶我家,助我渡过难关,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娃将来也要做这样的热心人,为乡亲们出一份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如何将党和政府的各类教育帮扶政策落到实处,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是王沙咪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协助村“两委”精准落实“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雨露计划”等教育资助政策、确保适龄儿童无失学辍学的基础上,她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助力温河村教育事业发展。一年来,她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宝鸡未成年人救护保护中心和新星流浪儿童援助中心多次到村开展教育帮扶活动,重点针对村留守儿童,召开座谈会,进行心理疏导,并送来衣服鞋子、书籍文具等生活学习用品,在解决孩子们实际困难的同时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善良、公益、互助的种子。在王沙咪的努力下,目前宝鸡新星流浪儿童援助中心已与温河村达成长期帮扶意向,每年至少到村开展2次教育帮扶等一系列活动。2022年8月,王沙咪在一次村周例会上提出,村党支部能否协调部分资金用于当年新入学大学生资助,这一提议得到村“两委”的大力支持。8月19日,温河村举行了“金秋助学 情暖学子”奖学金发放仪式,为当年新入学的6名大学生各发放奖学金500元,给准大学生们极大鼓舞。王沙咪相信,待他们学业有成,定会不忘故乡,回馈家乡父老。
乡村振兴,就业是重要抓手。就业是民生之本,全力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严格落实就业帮扶政策,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应有之义。如何带动农户就业创业,是王沙咪试图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温河村牛东仓户为2019年9月纳入的监测户,其与妻子均为肢体残疾,缺乏劳动能力,虽然已经落实了低保、残疾补贴等帮扶政策,但受制于身体状况,无法务工,经济收入仍十分有限,生活不宽裕。家中独子牛年满今年29岁,因疏于管教,2022年以前均在家待业,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度日。在2021年底一次入户走访时,王沙咪与躺在床上玩手机游戏的牛年满聊天,谈人生、话理想、聊未来、品当下,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发现牛年满其实心怀壮志、不甘平庸,只是缺一个平台、一个机会,顿时便萌生了鼓励他外出工作的念头。走访结束后,她积极与园区管委会联系,迅速找到了一个工作岗位。2022年1月,她再次来到牛年满家动员其外出上班,不出所料,牛年满满心欢喜奔赴新岗位。可是,好景不长,1个月后,牛年满辞职了。王沙咪带着不满和疑惑第三次来到牛年满家,原来他是不满每日工作时间固定,内容单调,休闲时间少,不自由,一下子适应不了。王沙咪听完会心一笑,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一次成功激发了牛年满干事创业的念头。在了解牛年满需求后,2022年3月,她第四次到牛年满家鼓励其赴苏州务工,牛年满欣然应允。目前,牛年满在外务工月收入6000元,时常补贴家用、赡养老人,在苏州工作生活很愉快,幸福指数攀升。2022年8月,牛年满返乡探亲,专门来到村委会看望王沙咪和驻村工作队,感激涕零。他动情地说:是工作队和沙咪姐姐给了他重生的机会,感谢沙咪姐姐对他的再造之恩。
乡村振兴,老人不仅应是受益者、关爱者,更应是参与者、建设者。他们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智慧与奉献。王沙咪了解到,温河村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全村人口的15%,且基数较大。自幼主要由爷爷抚养长大的她,深知老人不易,需要用心用情陪伴和关爱;她更加懂得,老人是乡村的根,在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爱老敬老传统美德,切实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2022年9月30日,在第34个重阳节来临之际,她邀请帮扶单位陇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到村开展“重阳敬老,再谢亲恩”走访慰问活动,向全村74名高龄老人送上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问候,并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衷心的祝贺。同时结合老人家庭实际,联合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有针对性地向他们宣传就业务工、产业发展、低保领取、大病医疗、老龄津贴等相关帮扶救助政策,鼓励老人发挥余热,投身乡村振兴事业,逐步破解留守老人防返贫和老有所养等难题,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老人们对此次慰问感到非常暖心,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生活在这个新时代,感到很荣幸,心中始终充实着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王沙咪看到老人们满意的笑容,心里由衷地高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王沙咪最喜欢的一句诗。“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她植根这片热土,把敬意献给广大农民,理解他们的忧乐甘苦,欣赏他们的质朴可爱,并倾情服务于此;她永葆乡土情怀,把责任担上柔弱双肩,将青春、才华和热情投入到为更多人谋幸福的乡村振兴伟业中,用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在农村基层广阔的天地中默默耕耘、闪闪发光,与乡亲们一道守望、建设美好家园。
每个女孩子都喜欢做梦,王沙咪也不例外。有这样一副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时常在她梦中浮现:漫步于温馨宁静的乡野之春,她心旷神怡:只见它山水相依,花香四溢,鱼虫游弋,众人皆向往矣;沃野无际,牛羊满地,炊烟泛起,盼游子归去来兮;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喜,人人安居乐业而诚信正义,家家仓禀殷实而知书重礼,万物共书山水田园盛世传奇……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下,王沙咪的乡村振兴梦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