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聚焦“高效课堂”校本研修 全面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来源:网站编辑 2022-10-28 19:47)
文章正文

三年来,我县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立足县域特色,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工作和“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聚拢效应,以深入推进“高效课堂”背景下的校本研修工作为载体,以解决“高效课堂”教学实践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突破口,聚焦“高效课堂”校本研修,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教育。教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研究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校本研修工作的规范性、实效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开创了推进我县校本研修工作健康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就我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研修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校本研修管理工作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一是县局组建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师管股股长为副组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教研室主任、电教主任为成员的陇县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在师管股设立办公室,统一领导全县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管理、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政策指导、检查评估全县校本研修工作。二是成立了县校本研修执行办公室和校本研修指导小组,加强了业务指导和管理。校本研修执行办公室设在教研室,负责制定全县年度校本研修方案,督促各学校制订校本研修规划,审查各学校校本研修年度实施计划,全面督查校本研修工作过程开展,落实评估考核及学时认定工作。三是强化工作职能,健全了管理体系。以校本研修办公室为核心,建立完善了“一室牵头、三室联动”的校本研修管理体制和学校在校长全面领导下,教务处组织实施,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具体落实,教师全员参与的“四级”校本研修运行体系建设。
      (二)强化制度建设,任务驱动研修过程管理。一是建立健全了各项研修制度。三年来,县局先后制定下发了《陇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陇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五年规划》、《陇县中小学教师“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工作管理办法》、《陇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考核、学时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陇县中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管理办法》和《教师培训费用报销管理办法》等校本研修实施、考核、奖惩等制度,对校本研修的进程、方法、内容、评价标准、管理流程、以及学时认定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规范了校本研修的管理,为全县“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实行培训合格证验印制度和校本研修定期通报制度。县局严格执行《宝鸡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学时管理暂行规定》、《陇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考核、学时管理办法》,实行校本研修、培训合格证验印制度,由县教研室对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进行考核认定学分,由县进校为全县每位教师建立培训台账,对当年不培训、未参训、学习不合格的教师和师训工作管理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将通报结果纳入了师德考核、绩效考核、年度工作考核和职称评聘当中,有力促进了校本研修管理的规范性、实效性。三是健全了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县局整合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实施以“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发展性的教师培育、选拔、考核梯队,极大激发了教师内在的成长动机。四是建立了县、校两级校本研修工作业务管理团队。县局召开“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工作启动会,组建了《陇县“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团队》,明确职责,夯实责任,建立支持帮扶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有力促进了校本研修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保障有力,评估到位促进研修。一是硬件支持到位。我县依托创建“双高双普”和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各校都建起了电子备课室、微机室、校园局域网,教师成长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装备了电子白板教室、录播室,从硬件上为教师校本研修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全面管理、经费保障到位。县局将校本研修工作纳入每年中小学常规检查、双线目标考核、学校发展水平316评估、专项财务督查等教育督导检查、评估、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并把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校长、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评优评模、职务晋升的重要内容,确保了校本研修经费投入和工作的全面推进。三是教育品牌奖励基金导向激励作用充分发挥。2012年起,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陇县教育品牌奖励基金,设立名生(培养)奖、名师(校长)奖和名牌学校奖,奖励各类学校(幼儿园)教学名师(名校长、园长)和名牌学校,加大了对教师的教研成果,省级教学能手等个人获奖等的奖励幅度,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提高专业素养的积极性。
      (四)典型培育到位,示范引领效果明显。县局结合我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情况,落实“挖掘内涵、突破瓶颈、树立典型、全面推进”的“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工作策略,以堎底下中学、西关小学市级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和陇县第二高中、南道巷中学、曹家湾中学、温水中学、西大街小学等19所“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县级实验苗子校为依托,积极开展了校本研修创新试点。通过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示范引领,及时推广,以高标准的校本研修工作引领了全县校本研修工作顺利实施。

二、丰富研修载体,“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工作深入推进
      (一)“高效课堂”背景下的校本研修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常规“联片教研”工作开展经常。以“联片教研”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了校、镇、学区之间的联系与信息交流,组织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县级、教研片区层面的高效课堂342校本研修模式实践及“同课异构”,“导学案”共研共享活动,把开展活动情况,作为乡镇、学校的年度考核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促进了各镇、校教学工作均衡发展。二是“星级带动”带动战略作用显著。县局把“高效课堂” 升档晋级活动作为引领课改提质增效,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手段。以西关小学、楞底下中学、城关镇中学等市级星级“高效课堂”实验校和19所县级“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实验苗子校为依托,不断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目前,已经成功创建五星级学校2所、四星级学校2所,三星级学校6所,在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德育工作、校本研修等方面示范和引领作用发挥明显。三是组建“课改发展共同体”,打造实验联盟。县局以“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星级学校为引领,开展教改实验共同体学校帮扶,全县共组建11个“课改发展共同体”,以原有星级学校为领衔学校的带领辖区内其它学校定期开展联片教研活动,研究解决课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累计活动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展示110节,研课、磨课活动125场(次),经验交流40人(次),专题辅导报告18场。此次活动受益学校30所,先后有 1200多名教师参与共同体活动。四是实施大学区管理制,大学区教研工作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县局制订下发《大学区管理制实施方案》和《大学区教研实施方案》,组建成立12个大学区,通过落实“两统筹”、“七统一”实施“大学区管理制”和“大学区教研制”。目前,我县大学区教研工作已正式启动并顺利进入试点阶段,各学区制定完善了《大学区教研实施方案》,成立了学区中心教研组和学科中心教研组。崇文中学学区、西大街小学学区、实验幼儿园学区已经先后召开了启动会和第一次学区教研联席会,大学区教研制有力促进了成员学校共同发展和全县教育质量和水平整体提升。
      (二)以活动为载体,培、研、修结合,努力壮大研修骨干队伍。一是扎实开展了全员培训工作。我们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以教师全员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学历提高培训,省市培训和“国培计划”。同时,依据县情,相继举办了宿管员、保安员、炊事员“三员”培训、“班班通”项目校全员培训、民办幼儿园教师岗位培训、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员专题培训、继续教育公需科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送培下乡”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人数3000余人次。二是舍得投入,外出培训学习坚持经常。是积极遴选教学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示范引领性培训,如选派教师参加域外高级研修、校本研修骨干培训、高效课堂培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等,积极培育名师团队,不断提高提高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水平。三是积极举办各类大型教学研讨培训活动。我们先后率先举办了“陇州之春”全国名师课改观摩报告会,“陇州教育大讲堂”等活动,邀请省内外教育知名专家亲临我县,亲临讲学,帮助全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拓宽了视野。四是借力“校县共建”平台。积极利用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县共建”平台,与专家名师面对面,与名校零距离,召开课改问诊会,邀请专家问诊实验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了实验中出现的偏差和困惑问题。五是“对口支教”,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县局完善《陇县中小学教师对口支教帮扶工作管理办法》,从人事,政策上大力倾斜,将城区学校与农村乡镇、学校结成帮扶对子,选派优秀高中、初中教师到山区乡镇初中、小学交流支教,采取教师对口交流、骨干联动等措施,促进了薄弱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积极锻造县域名师团队,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一是全力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认真组织开展了开展教学设计、优秀课例展评以及小学课堂教学标兵评选、精品课展示、教学能手联评等活动,共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论文800余篇,打造县级能手标兵320人,目前,全县中小学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61人,其中省级特级教师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能手6人,教学新秀1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3人,市级教学能手115人,骨干教师40人,教学新秀36人,骨干队伍迅速壮大。二是积极落实“名师工作室”制度。县局制定了“陇州名师”培养和评选奖励计划,建立“名师工作室”制度,依托省内外集中培训、实践研修等方式,有计划地安排名师、骨干教师参加带教、支教工作,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创新载体,指导、督查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打造了高素质的教科研队伍。作为校本研修指导的主力军,为了做好引领工作,县教研室先后建立、完善了以学科“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教研员负责、典型培植包抓一体化制度。各教研员积极研读专著,撰写博文、教研论文百余篇,上示范课、公开课三百余节,多人次获市县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称号,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为全县“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二是坚持每年开展校本研修“名师大篷车”送教下校,课堂教学示范活动。通过集体研备导学案、观课、磨课等活动,积极宣讲教学模式,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验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提高了校本研修实效。三是下校指导活动开展经常。各学科教研员转变传统教研方式,灵活开展“案例分析”、“问题探究”、“课堂观察”、“同课异构”和校本研修工作专项督查指导等活动,提高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优化研修策略,“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工作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一)加强课题研究,助推“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持续开展。一是实施课题带动战略。三年来,全县共申报国家级立项课题7个、省级立项课题62个,市级小课题30个,县及课题402个。依据陇县基础教育课题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申报、研究过程、课题结题等管理程序,形成了校有研究课题,人人都是课题研究者的良好局面,全体教师都参与到了课题研究之中,形成了“问题即课题,人人做研究”的学术氛围,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二是加强了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针对教师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与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了陇县”高效课堂“背景下校本研修暨导学案设计与使用观摩研讨会,积极利用下乡时间,指导各校结合学校、学科特点做好推广、应用,引领课堂教学创新向纵深发展,受到了一致好评。
      (二)聚焦研修难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县局聚焦“高效课堂”主阵地,以342校本研修和课堂观察为主要形式,紧紧围绕当前教学和教改中存在的小现象和现实真问题,主动开展教学反思、同伴互助、案例解析活动。先后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学生 “结构化预习”、“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及使用和小组建设专题辅导培训、优秀导学案征集、“高效课堂”教改模式构建展示交流活动活动,“高效课堂”校长论坛等经常性的专题研讨活动,有效解决了学校和教师在实验中的困惑性问题,推动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向纵深发展。
      (三)网络研修督导到位,研修资源作用充分发挥。一是发挥学科QQ群,学科教研员博客,教育网课改之窗栏目,构建平等、自由交流平台,鼓励广大实验教师提出实验困惑,畅谈实验心得,由教研员及时梳理归纳,组织学科优秀实验教师辅导释疑。二是“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扎实开展。县局活动方案顶层设计到位,开展上门和集中培训47场次,深化教研员“三包一抓”工作机制,指导各校建立“教研组评议---教师上传---学校审核”程序,在源头和关键节点上杜绝粗制滥造或下载剽窃资源上传情况的发生,确保了晒课活动质量。三是校本研修资源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强。县电教室利用陇县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做好了校本研修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资源建设和技术支持服务等工作。及时维护学校网站,更新教学资源库,完善导学案上传下载二次研发渠道,积极征集全县中小学优秀资源,建立具有县域特色的校本研修优质课程资源100G以上,资源使用效益发挥明显。
      由于我们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名师、名生队伍不断壮大,中高考二本上线人数、上线率在全市位次连年创新高,中高考被名校录取学生逐年增多。学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竞赛活动中获奖等次和人数不断攀升,全县各学段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增强。
我县校本研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校本研修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等方方面面,目前我县校本研修的层次、水平还比较低,仍然停留在为研修而研修,许多教师自觉自主研修的意识还不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校本研修良好的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的成果还略显不足,与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新途径,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强校本研修业务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及中小学教研组长的作用,示范引领各校教师开展研修工作。二是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研修工作。进一步加强校本师德业务学习研修工作,帮助教师调整心态,消除职业倦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组织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培活动,帮助教师了解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程等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引导教师积极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三是进一步丰富研修载体,提高研修实效。进一步加强 “课改发展共同体”、“大学区教研制”,、“名师工作室”、“校县共建”项目平台建设,开展“走出去,请进来”专题培训和中小学“对口支教”,以活动为载体,培、研、修结合,不断提高研修实效。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