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宝鸡的美食
大家是不是都先想到凉皮、面去了?
但其实,在宝鸡
有一大类美食也不能被忽视——
那就是这里的各种点心!
这些点心精致又好吃
真的没有吃货可以抗拒好吗~
1、陇县马蹄酥
马蹄酥”,又名蜜馅儿,因其形似马蹄而得名。马蹄酥原系唐代宫廷膳食,由唐代诗人李白传人市肆。尤以西府陇县的制作最为驰名。1000多年来,盛名不衰。
陇县马蹄酥采用西府上等面粉、赤豆为原料,加果仁为辅料,用糯米发酵后制成。层薄如纸,色、香、味、形俱佳,酥、松、软兼备。以外形美观,配料精良,制作细致,层多松软,油而不腻,香甜味厚,入口即酥,营养丰富,且能存放而著称四方。
陇县马蹄酥层簿。既是高级茶点,又是滋补佳品,更是馈赠亲友的名贵礼物。
2、宝鸡茶酥
宝鸡茶酥是宝鸡市的传统风味小吃,以面粉猪板油为主料,烤制而成。传说起源于清朝咸丰o年间一个名叫秃娃的当地人,始作一种小吃取名茶酥并渐有名气其茶酥作得色、香、味、型具佳,被誉为“秃娃茶酥”。
据考证茶酥之名实为“嚓酥”由外嚓里酥而来(嚓为宝鸡方言,形容茶酥入口时脆酥声音)。食用时,当以香茶为饮,品茶带酥,别具风味。故“嚓酥”又称“茶酥”。现如今也有将韭黄炒鸡蛋或香椿炒鸣蛋加入刚出熬的茶酥内,真香味更加浓郁可口。
宝鸡外皮酥脆、内层松软、油而不腻,入口酥脆味道美,层层落花放异香。
3、扶风鹿糕馍
扶风鹿糕馍是一道陕西扶风地区的特色传统风味食品,为一种烤馍。馍面装饰有梅花鹿的图案,故名“鹿糕”。色泽白亮,味道香甜,煮不散烂,贮不霉变。
扶风鹿羔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相传当年武则天来法门寺拜佛,食后命名鹿羔馍。因为受到武则天的青睐,鹿羔馍更是名声大振,流传至今。
扶风鹿糕的制作是选用上等小麦特制的细白面粉,再加香油或猪板油、鸡蛋及五香调料,用木杠在案板上反复压揉,直压得光如泥,再揉成长条,等分成团制饼,放在锅中,先武火后文火慢慢烘烤即成。
扶风鹿糕馍形似满月,碗口大小,厚寸许,皮薄如纸,内外一色,白中略带乳黄,背面微微隆起,正面中间有一小小圆坑。
扶凡鹿糕馍独具特色,别有风味,皮薄色亮,酥脆香甜,味道鲜美又耐久贮。
4、肉臊子夹馍
宝鸡内臊子夹馍的精髓就在于一道臊子肉,酸辣为主,津津有味。相比腊汁肉夹馍,臊子肉夹馍少了一点油腻,多了一点咸酸。与岐山臊子面乃是绝配,吃完就是一个爽。
岐山肉臊子夹馍不同于其他地方放肉末、香菜、葱和辣椒。岐山肉臊子主要原料是后臀肉、盐、料酒、酱油、五香粉、姜末、辣椒粉、岐山香醋。
岐山臊子夹馍的馍种类较多,有香香甜甜的白吉饼、白嫩较软的荷叶饼、也有自己家蒸的大馒头。将馍从中间分成两半,把刚出锅的肉臊子连肉带油均匀放入饼里,臊子夹馍会把红油带到馍里,里面就是红红的还滴油,非常馋人。
5、岐山文王锅盔
锅盔是一种通过烙烤方式做出的干面饼,可大可小。相传岐山锅盔最早始于周文王之时,又名“文王锅盔”。
锅盔因形似锅底,大如锅盖而得名,其面细、酥脆、油香、味美。制作时和面加入盐、油、香料,再用木框反复拌压,表面粘上芝麻,小火烤烙而成,色黄皮脆,味道香美。
锅盔最原始、最地道的吃法就是干嚼:一块锅盔,一碗白开水,细嚼慢咽,有百嚼不厌之感。
6、陇县核桃油旋
陇县核桃油旋是宝鸡陇县的传统美食。是核桃的油香、花生碎的脆香、菜籽油的浓香、调料的清香与西府优质小麦的醇香完美融合,造就了吃了就有味蕾记忆的人间美味。
陇县核桃油旋的制作有两大诀窍,一是用开水和面,酵头发面;二是核桃仁需要即时烘焙。核桃仁、花生碎加热至散发出了诱人的香味,再加入菜籽油、十三香以及自制的味料。将面擀开再涂上油油的坚果碎,再将其卷裹,这时,面剂子像是做花卷,油油的坚果碎被面皮包裹其中。用刀将包裹着坚果碎的面剂子顺长切开,这时,油油的坚果碎便从五花肉般的积层间流溢而出,师傅快速拎起破开的面剂子,用双手不断旋转,原本糯软的面剂子,开始吃了劲,将坚果碎挤压出来,肆意而张扬。最后,拧成麻绳一般的面剂子再被从两端按压,成为圆圆的面饼状,于是,核桃油旋藉此也有了自己名正言顺的外观。
如今,传统烤炉已被电气化的烤箱所代替,不仅烤制均匀,效率也大大提高,只需十几分钟,核桃油旋的。
陇县核桃油旋的醇香味之所以袭人心脾,其主要原因在于旋饼的口感。另外,调和了各种味料和菜籽油的坚果碎,通过擀、揉和拧的挤压,更加渗入到了面粉里,因此,在高温的加持下,植物油的香味与面粉的本味相契,便互融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素朴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