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老书法家袁寅章解析宝鸡书法篆刻现状

(来源:网站编辑 2022-11-02 01:35)
文章正文



笔墨随心意纵横

——老书法家袁寅章解析宝鸡书法篆刻现状



▲袁寅章

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2月9日,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以下简称国展)行书、草书作品,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出。

汉字记载和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存续的根脉所系,构建中国先进文化体系,书法作为载体是不可缺失的文化标志之一。守正创新是这届国展的基调,同样也是当前书法创作的基调。“守正”,就是继承、坚守优秀的中国传统书法,“创新”就是要写出这个时代的中国精神。



国展走进宝鸡,是宝鸡的殊荣,更是宝鸡书法界的盛事。书法传承,涵盖历史、文化、文字发展以及书法发展、书法艺术精神以及技法等很多方面。宝鸡是书法发源地之一,宝鸡更有一大批热爱书法的市民,有一批在全国、全省都有很高知名度的书法家。自国展举办以来,宝鸡有25位书法篆刻家入选,在业界都有一定影响力。一代一代钟情于书法的宝鸡人,在书法的传承、发展、创新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努力。

一座城市的面貌和气质,最终取决于这座城市里的人。这里,我们请宝鸡老书法家袁寅章先生谈一谈宝鸡在书法篆刻艺术的传承及人才培养方面,所走过的发展道路。



碑帖各有品格,正如人各有情操。今年82岁的袁寅章不论是在宝鸡还是在广州进行书法创作,一开始就兼诗、书、画、印于一身,而且书法四体皆工,尤擅汉隶。他的书法、绘画、刻印都呈现出深厚的刀笔功力、深刻的人生感悟、鲜明的美学风格和可贵的创新精神。袁寅章曾在宝鸡717地质队工作了几十年,参加并观看过很多高规格的书法展。此次看到第十二届国展在宝鸡举办,作为宝鸡的一位老书法家,他心情很激动。

袁寅章对笔者说,宝鸡是周秦文化和礼仪之邦的发祥地,是青铜器之乡,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的出土地,更是唐朝楷书第一人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艺术的诞生地,所以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行书草书)选择宝鸡是很有道理的,而且这是首次在地级市举办如此规模的国展,说明中国书法家协会对宝鸡的信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市上有关部门以及书法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终于万事齐备,国展于12月10日正式开幕。提到宝鸡书法篆刻人才的成长,已经须发皆白的袁寅章如数家珍。

缘起:

方寸之间见匠心

宝鸡的书法篆刻艺术,一直在陕西省遥遥领先。袁寅章说,这份成绩除了先祖留下的丰厚文化底蕴,渭水黄土哺育关中这一方人之外,更重要的一环,是当代一批书法界的老前辈,在传承书法艺术方面作出的好榜样。比如书法篆刻界的李子清、卜昭罴、雷自功、孙履冰、张凤彩、梁伯载等人,他们辛勤耕耘、精心呵护,培养和影响了宝鸡当代一大批书法篆刻艺术的后起之秀。这些前辈在其从艺生涯中都很刻苦,不仅在他们的人生当中刻刀笔墨即是天地,也同样要求后来人敬畏传统、以此立身并有所成就。宝鸡当年的书法新秀有任步武、林晓天、王炳礼、袁玉虎,还有宋志贤、孟宪伟、王宝锃、贾若瑜、王佑笙、张宝文、谷衍舟、张永红、王让成、周宝良等,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业界精英。

▲袁寅章隶书作品《徽酒赋》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学习书法篆刻艺术的风潮在宝鸡此起彼伏,宝鸡市成立了书法学校、职工书法协会、陈仓书法协会,宝鸡厂矿企业纷纷举办书法学习班,一时学书风潮风起云涌。

1987年初,袁寅章和孙履冰、张凤彩三个人成立了不定期的篆刻学习研究小组,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宝鸡印社,免费招收学徒,培养了一大批活跃于宝鸡及其他地市的篆刻艺术俊彦。比如王佑笙、张宝文、张永红、邹宗华、李平、张伟、李小明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关于宝鸡印社的创办,袁寅章说他们永远怀念雷自功老先生,是他建议成立篆刻研究小组,奠定了宝鸡印社的前身。印社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活动,除立足宝鸡创办多期篆刻学习班外,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外联活动,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印社篆刻作品展,很多人的作品入选《当代印社志》《国际书法篆刻大观》,并在各项活动中获奖。大家积极向全国书法篆刻杂志投稿,不断在《篆刻》《中国书画报》《书法》等有影响的专业杂志上发表作品。

与此同时,由袁寅章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宝鸡印社的集体作品集《炎帝故里印谱》,连同徐惠主编了《陈宝印艺》,在业界引起了很大轰动。

这些早期的艺术活动,为传播、交流、推动宝鸡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成长:

翰墨飘香润陈仓

三更灯火五更鸡,笔墨浓淡我自知。人才要迅速成长,不仅要吃得苦中苦,更要有一个团结有力的集体。如今的宝鸡,随处可见习练书法篆刻的市民,他们不为成名成家,多以书法养性怡情。其中持久坚持的人们以各种协会、展览、采风、创作的名义聚集在一起,探讨、研究、书写、雕刻,发展着书法篆刻艺术,并使之不断创新发展。

袁寅章说,近年来在王佑笙、张宝文等人的努力之下,宝鸡成功举办了多项书法篆刻活动,并出版专题刊物,使宝鸡的篆刻艺术更上一层楼,又培养了莫小五等一大批新秀。

1988年,宝鸡市举办了“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在不足4个月的征稿时间内,收到2.3万多件毛笔书法作品,收到篆刻、硬笔书法作品3.7万余件,规模和影响很大。日本、法国、印尼等国的国际友人、华侨也纷纷寄来书法作品祝贺,可见这块孕育周秦文化的宝地,在国内外书法篆刻界的影响之大。今年的国展在宝鸡举办,所有参评的作品都在宝鸡评审,入选的作者都来宝鸡面试,这对于宝鸡而言更是莫大的殊荣。

这些年,宝鸡的书法艺术界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课题——“现代刻字艺术”,并且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绩。在陕西省现代刻字研究会会长崔宝堂的关怀指导下,宝鸡涌现了一批现代刻字艺术新秀,以王佑笙、李骅、张伟、杜长生、郭红全、赵小萍、孙海鸿等为代表,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以优异成绩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比如李骅,他这些年来成长得很快,他的艺术成就和作品数量都很惊人,他因刻字艺术获得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作品入选了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入选第九届、第十届刻字艺术展,获第十四届国际刻字艺术展优秀奖,在陕西省一届至六届刻字展中获奖,作品还入选到《刻木铭心》中日刻字艺术展等。其他作者成长的速度和成绩也非常引人注目。

宝鸡书法篆刻艺术人才辈出,这批新人新作令人振奋,让袁寅章等老书法家感到非常欣慰。

还有一批走出宝鸡的书法篆刻人才,在外地乃至西方国家影响也很大。就像客居北京擅长隶书行书的王宝锃,在西安书法绘画篆刻界多年佳作不断的张芸、魏中兴,还有走出国门的孟宪伟,他寓居加拿大多年,在温哥华开办了一所东方艺术学院,收徒授业,广泛传播中华古老的书画艺术,颇具成就。另外,非宝鸡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李平,是从宝鸡走上了专业书法篆刻之路,他早年是宝鸡印社社员,现在已经成长为广州美院专职书法篆刻教授、中国篆刻网总编辑,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首届《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奖赛评委。李平曾受邀在中央电视台“每天一印”栏目中做篆刻表演,为培养书法篆刻后起之秀作出了很大贡献。

建议:

莫要只做“誊文公”

诗言志、文达心,书法篆刻的精品能打动人心。成为精品的道路,就是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提升。

▲袁寅章作品

谈到宝鸡书法篆刻人才的培养,袁寅章说,学习书法,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不过不能认为这门艺术只是用毛笔学习写字,一开始就要正规训练。有了基础功底进入创作阶段后,不能只是单一誊写古人的诗词或名言警句,而应当从根子上培养,那就是一定要多读书,多读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增加文化底蕴,提高作者的德行、诗文、哲学及审美的综合修养。

“国展”,是全国书法篆刻最高的展示,能让宝鸡喜爱书法的人直观欣赏到顶级的书法盛宴。袁寅章说,入选国展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有相当水准的,无论是艺术成就和书法功力都值得观者品味、行内人学习。不过,他曾在广州看过第九届国展,其中很少有作品是出自书者自己的诗文,不少作者都在抄写古人的诗词佳句,甚至出现一首古诗多人书写的现象,他当时感到有一点遗憾。

这次在家门口观赏国展,袁寅章觉得其中的“誊文公”变少了。他说,书法必须要书写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书香陶冶、笔墨点染、恪守规矩、持之以恒,成功就是早晚的事。另外,凡学书者,必须要学习继承古今优秀的书法传统,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性的艺术修养,才能创作出崭新的书法艺术作品,更要杜绝丑书、杂耍,不能使高雅的书法艺术误入歧途。

宝鸡是青铜铭文、石刻文字、第一楷书的故乡,在书法界,白与黑就是天和地,篆刻是在石头、刻刀、朱砂当中,寻找一方让心灵回归自然的圣地。江山代有才人出,袁寅章愿宝鸡成长起更多的书法篆刻人才。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