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宝鸡:听渭河流域的历史故事(之一)

(来源:网站编辑 2023-04-02 17:49)
文章正文

渭水在秦岭、关山的怀抱中流淌,流过宝鸡峡就开始了中游的步履。生息繁衍在渭水两岸的子民,已有八千年多的历史。从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拣几朵浪花,聆听扣心弦的历史及传说故事,感悟渭河文化的博大情深。

一、炎帝神农 文明先河

中国历史开篇,神秘离奇的故事中,主人公是兄妹伏羲和女娲,当时世间仅有的两个人。人要繁衍,两人就得结合,于是他们请示神,神示烟悉合,两人婚配。还有一说法是天下洪水滔天,兄妹乘葫芦逃生,兄妹婚配后有了人类。

渭水上游的天水是伏羲女娲生活的地域,秦安有距今9000多年前的大地湾遗址,是伏羲氏的原居住地。一场特大洪水,大地湾人乘葫芦逃生,秦岭阻档了伏羲、女娲的逃生方向,沿秦岭狭窄的渭河谷地向东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渭河上游段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关桃园,中游的北首岭,是这个部族东迁途经的居住地。伏羲氏东迁中,生黄帝,从陇西向陕北迁徒,也有一支在关中西部,漆水一带活动,发展成后来的周族。

北首岭遗址

神农氏晚期,距今5千多年之前,黄河流域的渭水中游(雍州——凤翔,今陕西宝鸡市域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少典氏部落的一位男姓首领,与有蛟氏部落的一位女姓首领妊姒为对偶婚。

一天妊姒在天台巡游,来到一石沿前。这里百花盛开,草茂莺飞,清爽宜人,她便在洞前休息,一会儿便睡着了。这时住在洞内的七龙子从王母娘娘那里赴宴归来,看见洞外睡着一位美丽姑娘,便将姑娘抢进洞,中放在龙床上,妊姒在似梦非梦的感觉有位英俊的小伙子正和她亲热。第二年,妊姒生下一块肉球,少典看到,非常气愤,举起石刀欲将肉球劈开,不料肉球滚动了起来,“砰”的一响,自动裂开,从肉球里跳出一个胖小子。

这孩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五天就能走路,七天后嘴里长满了牙齿,三岁就能知道种庄稼,歌舞游乐之类事情。妊姒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轨”,又叫“石年”,就是后来的炎帝。炎帝生在母系民族向父系社会的过渡阶段,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炎帝传说

《国语·晋语四》说,炎帝以姜水成。《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母曰妊姒……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关于姜水华阳,泛指秦岭一脉。姜水在何处呢?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岐山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即今宝鸡市域渭河北岸的一条支流。姜氏城位于岐山某段之畔,明清以来编修的《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志》、《宝鸡县志》等志书记载,“姜”水指今天宝鸡市区渭河南的清姜河,姜氏城,指今“姜城堡”。

清姜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玉皇山北坡,河长43公里,流域面积234.4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4.36m3/s。岐水、姜水均在今宝鸡市域之内,两地相距不足百里。姜水的地望这是传说和记载之误,与炎帝出生在渭河流域中段无谬。

远古时期,人们靠渔猎生活,吃的是飞禽走兽及水产,到了神农时代,人口增多,仅靠渔猎难以为计,神农引导大家利用天气和土地发展种养业,以维持生计,发明耜等耕作工具,教人们种植五谷,大家就称他为神农,他领导的氐族被称作神农氐。古人大多以地为姓。神农居于姜地,以姜为姓,他所居住地的渭河中游的一条支流就是姜水。炎帝神农氐,善用火 “炎帝为火师”。

宝鸡最古老的村子——姜城

炎帝被称为“农业之神”“医药之种”“太阳之神”,带领部族在渭河中游开始,培育粟谷,刀耕火种,创制耒耜,发展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统一时间,确定地点、物物交换;日中为市,治其统麻;以为布帛,治丝统麻。以为布帛,织而为医;陶制工具,作诸盛器;作蒸煮器,作饮食器。从蒙昧到走向初步文明。由“构本为巢,以避群害”,到半地穴式、地面房屋建筑群体;以陶骨为主,削桐为琴,丝练为弦,发展音乐。

炎帝不仅带领族人人发展经济,丰富物质文化生活,而且进行制度创始。作教化民,以德而王,男耕女织、建官设制。始设蜡祭,祈雨求水,符号记事,文字子遗,开中华文明先河。

炎帝时代,跨度500余年,史家认为宝鸡为是第一代炎帝。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下峙,祭炎帝,开官方公祭先河。炎帝族在发展中,除了一部分留在原地外,其它部落陆续外迁。首先迁出的是渭河北岸的岐山、扶风、凤翔等地,随后又一支沿渭河东向。再越过黄河北、东方的晋冀鲁豫地区。另一支达东南方向的鄂、湘地区,一支迁徒到西北的甘、青、和西南的川、藏等地。还有一部分迁入东南亚等地区。炎帝、黄帝之战,三大部族结成新的联盟集团,炎帝尊黄帝为天子,共同肇始中华历史文明。

二、太公姜尚 磻溪垂钓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西周的西伯侯姬昌一次出猎,事前占卜,得兆大吉,卦辞说:“所获非龙非磻,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果然,在当天的出行中,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正在渭河南岸的磻溪河边垂钓。垂钓者有些古怪,垂钓的鱼钓不是弯曲向上,而是垂直向下,钓鱼者也不专注水面,而是无所事事微闭双眸。

垂钓者姓姜名尚,字子牙,祖籍在东海之滨,即今莒县、日照一带。他的祖先在舜时为“四岳”之一伯夷,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姜是其族性,以地名氐,也姓吕。姜太公出生时,家庭已败落,他当过屠夫,宰牛卖肉,开过店铺买过酒。

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干什么,都不失宏图之志,奋发刻苦学习地理、军事,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以自己的真才实学,满腹经纶报效国家。在商朝怀才不遇,年过60还没有寻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认真研究,商朝及所属诸侯各国的情况,特别是周人周部落的成长发展轨迹、窥视未来方向。

周人起源于渭水流域,始祖“弃”的母亲姜源去交禖庙时,踩到一个大脚印的拇指上,回到家后她总感到身体有些异样。十个月后,生下一个男孩。奇怪的怀孕方式,使她对这个孩子的到来有些忐忑不安,是灾祸还是吉祥,最终她决定遗弃这个孩子。孩子丢在巷子里,牛马等野性十足的动物,绕而行之并不践踏。孩子丢在山林中,被伐木人救回,孩子丢在水面的冰上,飞鸟用翅膀为其遮风驱寒。

母性的爱怜之心使姜源抱回这个婴儿。孩子有神灵附体,有神灵保护,怎么能丢弃呢。孩子就叫“弃”吧,她要把孩子抚养成人,这就是神话光环下的周人始祖。弃从小秉承农耕部落的传统,研农耕技术,长大后尧推举他为农师,教民稼穑,后来授予“后稷”之号。

周族人在“弃”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由少部族逐步发展为方国,营建岐邑,立邦周原。姜太公在分析研究商朝各诸位国发展态势,后认为,周人大有发展潜力,将未来灭商的主力军。于是他就从老家东海来到周地的秦岭脚下、渭河南岸等待着明君来发现他,启用他。

民间传说,周文王姬昌在渭河支流的“古称磻溪河”边,寻找到占卜中说的“霸王之辅”的人才姜尚后,满心高兴。周文王让姜子牙坐在自己的车子上,亲自拉车把子牙回迎“京当”。子牙也不推辞,乘着车子看着周文王拉车而行,但心里默默记着拉车的步履。当车子向前拉了一长段路程后,车绳断了,当周文王要继续再拉时,姜子牙很是感动的说,您拉了808步,我保佑你周家江山808年。

周文王识才、用才,破格使用当时年愈六旬的姜尚为相。姜尚辅佐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灭了商纣,建立了西周王朝。伐鱼河上钩鱼台岩石上的跪膝痕,印证了姜尚不屈不挠等待明君的意志和决心。“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几千年来久经传颂。

殷商晚期生活在今宝鸡以北的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在渭河流域岐山脚下的周原厚地区苦心经营,最后一举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从西周到公元前256年东周灭王,周代延续8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周文王、姜子牙成了中国历史上明君良相。渭河中游成了周(文王)、姜(太公)合作,铸就历史篇章的出场舞台。(未完待续)

喜欢此文请点赞留言,欢迎转载,感谢光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