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国补退出,新能源汽车掀起价格战

(来源:网站编辑 2023-01-27 07:36)
文章正文

2023年伊始,随着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部分新能源车企开始收紧优惠幅度,并纷纷发布涨价通知。不过,也有部分企业选择“保价”,甚至为换取销量而降价。新能源汽车新一轮价格战悄然打响。

近日,吉利旗下几何汽车宣布,由于补贴取消、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正式调整旗下各款产品官方指导价,上涨幅度在3000元-6000元不等。

2023年伊始,随着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部分新能源车企开始收紧优惠幅度,并纷纷发布涨价通知。不过,也有部分企业选择“保价”,甚至为换取销量而降价。新能源汽车新一轮价格战悄然打响。

车企争相调价

近期,已有多家车企发布旗下新能源车型涨价通知。其中,比亚迪最先宣布涨价,于2022年年底发布调价正式公告,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对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据悉,此次涨价已是比亚迪2022年以来第四次官宣调价。对于涨价原因,比亚迪此前表示,主要受到国家取消补贴政策、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

此后,长安、奇瑞、上汽、睿蓝等车企也陆续官宣对旗下新能源车型上调价格,涨幅最高达9000元。不过,在诸多车企选择涨价的同时,也有部分车企并未跟风。例如,小鹏汽车1月1日发布关于各车型2023年销售价格说明称,2023年其各车型全国建议零售价将保持与2022年底的综合补贴后价格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有个别车企反其道而行,选择降价。1月6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旗下车型大幅降价。目前,Model 3起售价为22.99万元,较此前下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为25.99万元,较之前下降2.9万元。

据悉,大幅降价使得特斯拉的二手车行情出现“倒挂”现象,并引起刚提车用户的不满。“12月底刚提的车,牌还没上就亏了几万。”不少提车不久的特斯拉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吐槽。

记者就此事致电特斯拉中国,对方回应称:“已经下单但是还没有提车的用户是可以享受低价的。但是,对于此前已经提车的车主,目前没有制定相关的补偿方案。”

车市内卷加剧

据了解,大部分官宣涨价的车企将调价原因归咎于“国补”退出。“补贴退出,车企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加,调整价格也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后续行业应该不会迎来大规模的涨价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表示。

“新能源车企相继涨价主要与补贴退坡、芯片短缺有关。”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表示,“随着特斯拉这种‘反向降价’的车企出现,后续想涨价的企业可能会重新斟酌考虑。”

崔东树还表示:“特斯拉降价其实是其连续的行为,该公司从去年9月之后就开始促销了。此次降价肯定会进一步刺激其销量。”

有观点认为,特斯拉的大幅降价或将进一步加剧国内新能源车市的“内卷”程度。对还未调价的车企来说,选择跟进降价还是继续观望,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其实,其他车企现在按兵不动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知道特斯拉下一步还会有什么动作。”曹鹤认为,“特斯拉目前面临着内忧外患,此番高调降价主要还是想抢占市场。预计特斯拉后续肯定会更新换代,推新车型,或者继续带头压价,这对于一些车企来说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特斯拉虽然销量不及比亚迪,但具有品牌效应,确实有降价的实力。如果其他车企立刻跟进降价可能会加快丢失市场的速度。”曹鹤进一步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会缓下来,下游成本压力更大了。新能源车企需要进一步从市场本身去搞好运营,从内部上搞好管理,提升技术水平。这样也能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经营管理水平。”

新一轮淘汰赛来临

总体来看,为应对补贴政策的退出,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大多选择提价以保障利润,而特斯拉等外资车企则选择通过降价来提升市场份额。随着“国补”退出,新能源汽车将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与燃油车展开正面交锋。虽然多数车企及时采取了调价等应对措施,但整体成本压力不容小觑。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趋于白热化,新一轮淘汰赛即将拉开帷幕。

“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后,市场销量放缓,资源会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可能会淘汰一批处在边缘的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近两年一些‘大干快上’的新能源车企会在今年面临一些挑战。”曹鹤指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补贴结束将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良性循环,此前依靠政策红利在市场中“浑水摸鱼”的车企势必会逐步退场,而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稳步发展的企业才能扛住这波浪潮。“自主品牌最大的优势就是低成本,如果成本优势丢失就会很危险。未来需要进一步技术创新和降本。”崔东树建议。

2023年新能源汽车将逐步进入拼成本时代,具有成本优势的自主品牌将迎来发展机遇。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复盘新能源汽车历史补贴政策,预计2023年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有限,未来行业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的趋势不变。整车端重点看好25万元以上高价段的市场扩容和智能化的快速演进,以及混动车型在明年需求的爆发。产业链上,2023年是新增产能集中开始释放的一年,行业或面临竞争加剧。

文 | 本报实习记者  姚美娇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