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陇县人民政府 陇县地名普查 陇县地名概述

(来源:网站编辑 2023-03-23 19:48)
文章正文

陇县古称陇州,处陇山东坂故得其名,位于渭北高原西部边缘,陕西省西陲;东接千阳县,南起陈仓区,西北与甘肃省的清水、张家川、华亭、崇信等县接壤;处于东经 106° 26 '36〞—107°08 '00〞,北纬 34° 35 ' 08〞—35°06 '20〞之间,海拔 800.2—2466 米。政府驻地陇县城关镇东大街 75 号。距宝鸡市76 千米、西安市 251 千米。县域南北宽 57.8 千米,东西长 63.5 千米,辖区面积2276.93 平方千米。辖城关、东风、八渡、东南、温水、天成、曹家湾、固关、河北、新集川 10 个镇 1 个关山管委会、104 个行政村、5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36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27.33 万,其中农业人口 22.27 万,以汉族为主,有回、藏、维吾尔、满、土家、哈尼 6 个少数民族。境内川山川原兼有,为古代关中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大震雄关傲峙陇头,丝绸之路纵贯全境,素有“秦都汉关”、“关陕钥匙”之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元和郡县志·卷二》:陇州“因山得名”。据《禹贡》载,陇县县域古为雍州之域。西周初期,周公推行分封制,封汧水上游一带为夨国辖地。孝王八年(前890),秦人首领非子在汧、渭之间为周室养马有功,十三年(前 885)封非子为附庸,在汧水之滨(今牙科乡磨儿塬)筑秦城。周幽王六年(前 776),秦襄公迁都汧邑(今东南镇郑家沟塬),至秦文公四年(前 762 年),秦人在汧邑建都 14 年。秦孝公十二年(前 350 年),推行县制,改汧邑为汧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置汧县,属内史。西汉初期,分汧县西部置郁夷县(治所今固关街东)。新莽地皇四年(23 年),改郁夷县为郁平县,属右扶风。东汉撤销郁平县,辖地并入汧县。灵帝中平六年(189年),汧县改属汉安郡(治所在今宝鸡市西北)。献帝时撤郡,汧县复属右扶风。三国曹魏初,隃糜县辖地并入汧县。西晋太康年间(280 年—289 年),分汧县西部,在郁夷县故址设陇关县,后撤销,辖地仍归汧县,属扶风郡。东晋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 年),在汧县设陇东郡,后撤。建平二年(331 年),将陈仓县(今陈仓区)千河以西部分辖地划归汧县管辖,属扶风郡。北魏太延二年(436 年),在汧县置东秦州,复设陇东郡。东秦州领陇东等 3 郡。太平真君元年(440 年),改东秦州为南秦州。太平真君四年(443 年)撤销,陇东郡改属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太平真君六年(445 年),改汧县为汧阴县。孝明帝熙平二年(517 年),析汧阴县南部,于南由谷口置南由县(今陈仓区香泉镇),划属武都郡(治所苑川县,即晋陈仓县)。正光三年(522 年),分岐州、泾州部分地方于汧阴县,复设东秦州,治所汧阴县,仍领 3 郡。孝昌二年(526年),析汧阴县东南部,在长蛇川口(今陈仓区香泉镇东)置长蛇县,属东秦州的陇东郡。孝昌三年(527 年),东秦州为万俟丑奴所占据。孝武帝永熙元年(532 年),于今杜阳乡堡子身村复置州、郡、县治。东秦州仍领原辖 3 郡,治所汧阴县,陇东郡领汧阴、长蛇 2 县。西魏文帝大统四年(538 年),撤销南由县,辖地并入汧阴县。废帝元钦二年(553 年),改汧阴县为杜阳县,改东秦州为陇州,治所杜阳县,陇州之名此始。其时,陇州领平凉、陇东 2 郡。陇东郡领杜阳、长蛇 2 县。北周明帝二年(558 年),因避水患,迁州、郡、县治所于今县城址。武帝天和四年(569 年),陇州并入岐州。天和五年(570年),分长蛇县地设汧阳郡及汧阳县,后撤郡,汧阳县仍属陇东郡。大象二年(580年),改杜阳县为汧阴县,恢复南由县,复设陇州,治所汧阴县。领陇东、平原 2 郡,陇东郡领汧阴、长蛇、南由、汧阳 4 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 年),撤销陇东郡,以州领县。撤销长蛇县,辖地并入南由县,后又分出复设。五年(585 年),改汧阴县为汧源县。开皇十八年(598 年),改长蛇县为吴山县。开皇末,南由县改属岐州。炀帝大业三年(607 年),撤销陇州,汧源、吴山、汧阳改属扶风郡。义宁二年(618 年)复设陇东郡,治所汧源县。唐武德元年(618 年),改陇东郡为陇州,治所汧源县,领汧源、汧阳、吴山和华亭(今甘肃省境内)4 县。武德元年(618年),于南由县设含州,四年(621 年)撤销,南由县复属陇州。天宝元年(742 年),改陇州为汧阳郡,治所汧源县。乾元元年(758 年),复改为陇州,治所汧源县,领汧源、汧阳、吴山、南由、华亭 5 县。上元二年(761 年),改吴山县为华山县,后又复名吴山县。元和三年(808 年),撤销华亭县,辖地并入汧源县,撤销南由县,辖地并入吴山县。陇州领吴山、汧源、汧阳 3 县。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仍设陇州,治所汧源县,领汧阳、汧源、吴山 3 县。后周世宗显德中(946 年—959 年),分汧源县西北部复置华亭县,仍隶陇州。北宋太祖开宝元年(968 年),分吴山县西部于古南由县地设陇安县。太平兴国初(976 年),华亭县改属平凉府。陇州领汧源、汧阳、吴山、陇安 4 县,治所汧源县。熙宁五年(1072 年),陇州改属秦凤路。金初改秦凤路为熙秦路,撤销陇安、吴山县,辖地并入汧源县。大定二十七年(1187 年),分熙秦路东部设立凤翔路,陇州改属凤翔路,复设吴山县。太和八年(1208 年),复设陇安县。陇州领汧源、汧阳、吴山、陇安 4 县,治所汧源县。元初,陇州改属巩昌路。世祖至元七年(1270 年),复撤吴山、陇安 2 县,辖地并入汧源县。陇州领汧源、汧阳 2 县,治所仍设汧源县。延祜四年(1317 年)十一月,撤销汧源县,辖地由陇州直管,领汧阳一县。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 年),陇州隶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领汧阳一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 年),改汧阳县隶凤翔府,陇州仍属凤翔府。清康熙二年(1663 年),陇州改属凤邠道凤翔府管辖。中华民国二年(1913 年),改陇州为陇县,属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销道制,以省领县,陇县归陕西省政府直属。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改属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凤翔)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 年),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迁往宝鸡,陇县仍属其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1958 年 11 月撤销千阳县建置,属地归并陇县,并将陇县管辖的县功、新街两社划归市管。1961 年 9 月恢复千阳县建置并与之合并,陇县辖区仍旧。1964 年重新恢复陇县县制至今。

陇县是一个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的山区县份。它位于关山和渭北高原西部的千山之间,其县城座落在千河谷地中部,总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全县有大小山头 3429 座,大小沟道 1746 条,主要河流四条,主要支流 64 条,其中最大的千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斜贯县境中部,其余三条分别流向南、北,交错切割,自然形成山岭重叠,沟壑纵横,丘陵密布,梁峁谷坡,彼起此伏的复杂地形。这种复杂多样类型地貌的形成,是各种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地质条件,其次是气候及其它外营力等。境内海拔 800.2——2466 米,高差 1664 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从北到南,大致可分三个气候区:1、北部半干旱温和气候区;2、中南部浅山温凉半湿润区;3、南部关山湿润寒冷区。县城所在的川道地区,常年年平均气温 10.7℃,≥ 0℃的平均积温 4000℃,≥ 10℃的平均积温 3400℃;年平均日照 2033.3 小时,日照百分率 46%,≥ 0℃期间的平均日照 1605.5 小时,≥ 10℃期间的平均日照 1103.8 小时。

陇县有耕地 54.12 万亩,林地 176.77 万亩,草地 70.36 万亩,森林 156 万亩,是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 45.5%,年均气温 11.25℃,气候温和湿润,物种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千余种,国家保护动物十余种,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有长焰煤、石灰石、大理石、晶石墨、石英石、磷矿石及铅、锌、钼等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农牧生产条件优越,辣椒、核桃、生漆、木耳、烤烟名优特产和西洋参、麝香、五味子、大黄、党参、当归等中药材闻名全国。

陇县地处陕甘宁三省通衢,宝中铁路、宝汉高速、国道 344 贯穿全境,县乡公路全覆盖。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生态乳都”、“全域旅游”两大战略重点稳步推进,已先后摘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中国核桃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 20 多项“国字号”殊荣。陇州社火、陇州皮影独树一帜,被国家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社火文化之乡”称号。

陇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考古发掘证明,远在 6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就在千河谷地繁衍生息。几千年来,朝代更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勤劳智慧的陇县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记录了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承载着陇县的过去和当今的辉煌。在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中,陇县经过深入调查、现场核实、深入挖掘历史、综合整理,全县共有各类地名和单位名称近 3000 条,这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宝库。

上述因素构成了陇县地名的六大显著特点。

一、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灿烂的地名文化。陇州这块热土,西周时期先民们已开始农牧业生产;春秋时期,秦之祖先在此奠基立业;秦代以后,千陇古道成为“丝绸之路”的主干道,留下了许多驿站和集镇;北魏以后,这里一直为州郡治所,是方圆数百里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陇山屹立于陕甘两省之间,是关中西大门。历史上在此发生的战争有上百起 , 留下了许多治所地名和军事地名。如秦城、杜阳、固关、三里营、教场塬、咸宜关、营沟、火烧寨、沙金峪等。由于战乱频繁,先民在易守难攻的险要地段构筑高墙,修建城堡。史载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全县有 55 个村堡。战乱过后,许多堡子形成村庄沿用至今。如现今地名韦家堡、兰家堡、堡子身、堡子山等。清同治七年(1868 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受命率军追剿回民起义军,在陇州留下了桐水峪、太虫峪、麦枣峪、黄花峪、演峪山等“九峪”和军事防御村庄“十八寨”,如朱家寨、河沟寨、穆家寨、小寨、枣林寨、上寨子、苟家寨等;民国年间,以王友帮为首的吴山土匪盘踞陇县各地,为防匪防盗,先民们在村落选址时多选择在两面或三面环山,环崖隐蔽的台地上,如王家台、张家台、赵家台台、候家咀头等;宗教文化的传播,儒、道、佛各种寺庙遍布全县各村落,许多村以寺庙名为村名。如高庙、寺院上、殿子上、金山寺、玉皇湾、庙背后、高寺庵、白牛寺、龙眼寺等。

二、姓氏众多,人口增长造就了村庄地名。根据 1986 年 10 月陇县户籍调查,全县有 281 个姓氏,其中张、王、李、赵四姓人口最多。世居陇地的老户有刘、王、苏、秦等 30 多个姓氏 . 多数姓氏是历朝历代分别从山西、河南、甘肃、宁夏、关中等地迁来。陇县是一个多氏族融合的地区。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氏族人口不断增长,村落也不断增加。西汉原始 2 年,境内人口逾 2 万,炀帝大业五年(609年),陇州人口上升至 4.2 万,唐天宝元年(742 年),陇州辖地住户 2.47 万户,人口超过 10 万。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陇县人口为 10.67 万人,1982 年增至 20.6 万人,2010 年增至 26.3 万人,2017 年为 27.33 万人。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为了谋生,不断开辟新的村落居住,有的 3-5 户为一自然村,全县自然村(居民点)地名达 1400 多条,其中以姓氏加村、庄、沟、湾、山寨等命名的自然村占 40%,涉及姓氏 120 个。以姓氏命名成为地名的一大特点。1999 年至 2010 年 12 年间,陇县涌现一批偏远山区的人口迁至条件较好的地方定居,全县共移民 4000 户,1.77 万人,增加了一批移民新村。

三、复杂的地形地貌产生了带有地理特点的地名。陇县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水系多向、山岭重叠、沟壑纵横,境内川、塬、台、坡、沟、谷、滩,各种地形地貌一应俱全。仅北部山区就有 24 条河流,南部山区有 25 条河流。县境内有大小山头 3249 座。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 93.15%。先民们最早选择村址,大多以村落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命名,所以地名中多数带有沟、湾、河、坡、塬、川、台、山等字样。有的以地理特点命名如乏牛坡、北大山、夹牛石山、红崖湾、上岔、峡口等。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地名带有地理特点的多样化,此类地名占全县自然村名称的36%。

四、动植物种类繁多派生出地名的多样性。陇县处在温带与暖温带的交汇点,境内查明,有各种家畜野兽类 68 种,鸟类 148 种,植物类别 1042 种,其中树木 385 种,农作物 305 种。先民们在建村的时候,常常以所在地生长的植物或出没的动物命名,体现了地域特色。经统计,全县地名中以动物命名的 28 条,如老虎沟、狮子湾、居溜毛沟、狼洼里、上白鹰、白鹤坪、老鸦河;以果树命名 15 条,如桃园、杏树坡、梨树湾、核桃树底下、柿树沟、枣园等;以树木命名 30 条,如楸树涧、椿树滩、槐庄、大柳树、橡树湾、枣树台、柏树坡、白杨树沟等;以植物花草命名 16 条,如百草山、麻地沟、葛条沟、黄花峪、花园、苇园沟、菜园、桑园、椒树庄、草滩、麦枣等;以粮食作物命名 8 条,如麦地湾、高粱沟、粮食沟等弯。动植物名称为地名增光添彩。

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新的地名大量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陇县经济和社会事业飞速发展,新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交通水利电信等设施不断落成。“一个孩子,一个名”,新地名、新名称日益增多。经统计陇县 1989 年版《地名志》载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 103 条,现普查登记 501 条;全县旅游景点 2 条,现全县 236 条;全县交通水利设施 35 条,现发展到 305 条;县城街巷、广场,现发展到 40 条;经济和社会事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名数量的猛增。

六、传统的道德观念赋予地名美好的思想性。地名是一种文化,是人们传统观念、道德准则和美好愿望的反映。如同人的名字含有丰富的寓意,是先进文化的载体,是研究陇县文明史的史书。民国二十八年(1939 年),陇县改六区为六乡:中区为智慧乡;东区为忠孝乡;西区为仁爱乡;北区为信义乡;上南区为和平乡;下南区为义勇乡;1958 年大搞人民公社,将全县行政区划分为 10 个红旗人民公社;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立四新”许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名,统统改成了“东方红”、“前进”、“红卫”、“五星”、“光芒”、“火炬”等政治词语。陇县地名中一些反映美好愿望的地名比比皆是,如团结村、兴中村、红星村、新兴村、三联村、东风镇、丰收水库、千惠渠、泰和广场、和氏乳业、百隆商城等不胜枚举。

梳理陇县地名的六个特点,我们从中发现,地名犹如人的名字,是某个地方和机关单位的称谓。它描述自然景观,记叙人文历史,寓托思想感情,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形态,是一个地方的“活化石”和名片,具有广泛深刻的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地名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代号。一个地名和单位名称就是一个信息源、一个文化源、一个人文源、一个经济源、一个发展源。地名是个宝,处处离不了。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飞速发展中,我们应努力挖掘“活化石”,打造“新名片”,充分发挥地名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规范地名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多做贡献。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