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夕临洮旧貌位于临洮县城岳麓山上的纪念馆
“陇右”一词源自陕甘边界的陇山。陇山,又称六盘山,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古时也称陇西。陇右地区位处黄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结合部,在红军长征的影响下,以临洮为策源地,1943年2月,甘肃省南部的汉、回、藏、东乡族人民在进步分子王仲甲、肖焕章等的领导下,爆发了甘南农民起义,起义遍及20多个县,参加者达10万余众。
1943年6月,各路起义军南下,在武都草川崖会师。起义军在此进行了整编,统一了番号,称“西北各民族抗日义勇军”。草川崖会师后,起义军又挥师北上,起义军转战来到武山滩歌镇,国民党调集七个正规师、两个骑兵旅,共两万余人,在国民党驻兰空军配合下,南下义军陷入四面包围,经一天一夜的激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甘南农民起义终于失败。
甘南农民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刘余生,于1945年春奔赴延安,向中央西北局汇报了甘南农民起义情况,引起了西北局的高度重视,受到习仲勋、张德生等的接见。对于甘南农民起义,党中央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指出它是“甘肃人民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西北局决定利用甘南农民起义的基础,在陇右地区开展党的工作,打开陇右地下斗争的新局面。
起义失败后,遵照周恩来同志“决不能投降,应分散隐蔽,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1946年6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派罗扬实秘密到甘肃寻找起义失败后幸存下来的骨干,开展筹建党组织的活动。
1946年9月,中共陇南特委委员刘余生利用回家乡临洮探亲之际,秘密介绍冯生祥、冯生旺兄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中共平东工委联络员吴有奎来临洮开展地下工作,秘密发展熙宁镇公所户籍干事魏发科入党,并建立了平东工委临洮城区直属支部,吴友奎任支部书记,魏发科任支部副书记。至此,中国共产党在定西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陇右工委临洮城区直属支部诞生了。而后,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陇右地下党的领导力量,中共甘肃工委派遣高健君(化名方刚)、牙含章(化名康明德)、肖焕章从庆阳穿过敌人封锁线进入陇右地区,以临洮县龙门镇冯家沟村为地下党活动的秘密据点开展建党工作。
1947年8月,经中共甘肃工委批准,在陇渭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陇渭工作委员会”,1948年12月更名为“中共陇右工作委员会”,简称“陇右工委”。陇右工委成立以后,中共陇右工委书记高健君、陈致中,中共陇右工委委员牙含章、肖焕章、万良才(化名杨重义)等陇右工委领导同志以隐蔽下来的甘南农民起义骨干人员和贫苦农民为主要对象,不断发展壮大临洮地下党组织。至1949年9月,中共陇右工委在临洮先后建立了3个区工委和2个党总支、10个直属党支部和71个党支部,地下党员总数达1200余名。
陇右党组织的革命活动为促成临洮和平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组织首先在比较进步的伪乡镇和保甲人员中发展地下党员,并派遣地下党员,通过竞选担任乡镇长和保甲长,把敌人基层政权掌握在地下党员手中,使其成为明为“国”、暗为“共”的两面政权。
在开展地下革命斗争中,地下党员们利用各自的合法身份向陇右工委领导提供情报和通行证件。地下党员包吉庆利用玉井邮政代办所的工作之便,随时向陇右工委提供已获得解放的城市名单;地下党员杨怀祖、王宜之以县民教馆工作人员的合法身份作掩护,秘密收听陕北新华社广播,将全国解放战争进展情况及时汇报给陇右工委领导;地下党员魏发科利用熙宁镇户籍干事的合法身份,机智巧妙地搞到县政府签发的100多张身份证、通行证,为陇右工委负责人牙含章、陈致中等进行地下革命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地下党组织还采用各种办法,开展抗兵、抗粮斗争,秘密贮存的10万多斤粮食,在临洮解放时全部用于支援解放军。临洮和平解放后,遵照陇右工委安排,牙含章召开地下党支部会议,号召共产党员和知识青年踊跃参军,3天内有1200多人报名随王震大军西进新疆。
中共陇右工委领导下的临洮地下党组织,从建立发展到解放的3年多时间内,坚持党在敌占区工作的指导路线和方针政策,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甘肃陇右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据《定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