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它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承于境内,反映着金昌的民俗风情,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元宵灯会、唱贤孝、念卷、皮影木偶、小曲等。
“卍”字灯俗
元宵灯会由来已久。清末和民国时,每逢丰收年景,正月十五日永昌县城举办元宵花灯会,各乡村也有各式灯会,其中以毛卜喇的“卍”字灯会最有名,“卍”字灯谱是由毛卜喇李发仁于明朝时从北京绘来,闹灯时选一宽阔场地,按图谱用绳子把杆联结,构成通路回转盘旋的灯迷宫,夜晚点燃花灯,社火秧歌和观灯群众顺道盘舞、观灯,热闹非常。
卍字灯俗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金昌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唱贤孝
唱贤孝是城乡群众爱听的一种连唱带说的传统曲艺,也叫盲人说唱。演唱时,一般一个人自拉自唱自白,有的偕小丫,有的也有二三人按其扮唱的角色,对唱对白,由伴奏者帮腔,有唱有白,不作表演,伴奏乐器一般有三弦或二胡,或四胡,竹瓦、磬碗子。
永昌贤孝的唱词语言以永昌方言为主,分为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与戏曲唱词相仿,大致押韵,均用方言韵,通俗幽默,风趣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永昌贤孝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吸收了“永昌杂调”和地方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说学诵唱自由多变,弹奏过门长短随意。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即兴性很强,生动形象,活脱逼真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
社火
永昌社火在民间流传至今,是一道年味十足的视觉盛宴。永昌社火表演内容一般由舞龙、舞狮、高跷、旱船以及民间杂耍等组成,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表演内容和民俗活动。东河地区的老牛推车滑稽幽默,西河地区的节子舞豪放优美,城郊地区的龙灯小曲豁朗雅素,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让大家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魅力。
人们用喜庆的步伐、欢快的鼓点,把百姓的吉祥与欢乐、丰收与希望,写进锣鼓声中,舞在永昌大地上,展现出欣逢盛世的美好愿景。
念卷
永昌宝卷俗称“念卷”,是甘肃省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支派,是从敦煌变文演变而来的说唱文学,内容以佛教、历史和民间神话为主,旨在劝人为善,教人育德。曾几何时,在永昌的炕头田间,有人手持卷经,用一种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言,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个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故事,讲卷者哀婉陈词,其多变的音律,真挚的情感,听卷者不论老幼都随着故事情节时而唏嘘落泪,时而嬉笑欢欣……
皮影
皮影是清乾隆年间由长安传入,主要流行于永昌县清河地区,其人物形象、布景、道具等均由加工好的半透明生牛皮、生羊皮镂刻而成,演出多在夜间或暗屋进行,灯光将人物形象映于纱幕上,出现“影子”,同时,影子匠按剧本台词该唱则唱,读白则白,音乐伴奏,说、唱、笑、哭、动、打,声形俱全供观众欣赏。清代、民国时期清河的刘家班子在地方上很有名气。皮影、木偶戏流传很广,有浓厚的地方文艺特色。
木偶戏
木偶,俗称"肘猴子"其人物形象为木偶人,穿戴衣冠即可。清朝初年,始见于今水源永昌木偶戏俗称“肘猴子”,清朝初年,始见于今水源朱王堡两乡镇。
木偶戏班都有戏箱,木偶戏的人物是“木偶人”,头如拳大,身高约二尺,是纸浆做好的头面壳和衣冠,穿戴在一个“十”字形木制支架上,生、净、丑、旦各种脸谱,镶上眼珠、下颔,结上细线绳即成。盔甲、衣袍、巾帽以及手脚等,都是按照生、净、丑、旦的装饰制作,其式样悉如大戏,只是尺码短小而已。靴鞋袜裤,安装于一短小木杆上,暂时另置一旁。演出前按照所演剧目中的人物,先把头面壳、衣冠、手腿安装穿戴于十字形支架,悬挂在幕后墙壁上,以备出演。
图片:谢爱仁 马德成 石丕民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