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宋秉琴 通讯员 梁会平)“有客户一下子订了200个灯笼,今年够我忙的。”1月18日,陇县城关镇堎底下村的李文科笑着说。
陇县东南镇张家庄村、城关镇堎底下村曾是该县出了名的“灯笼村”,这些村里以前几乎家家都在做灯笼,腊月是他们最忙的时候。53岁的李文科和老伴正忙着做灯笼,鸡、蟾蜍、兔子等各式各样的灯笼摆了几个房间,样子好看极了。“我从25岁就开始学做灯笼,现在已经28年了,每到冬季就开始做,腊月是最忙的时候。”李文科说。
李文科说,今年制作花灯的全村仅六七户人,一边做一边就被客商预购了,可以说供不应求。
陇州花灯由于集造型、绘画、书法、雕刻、精裱、扎制、印染等技艺于一身,不但对于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俗学等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2012年,陇州花灯制作工艺被列入宝鸡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11月,在全国山花奖民间灯彩大赛上,陇州花灯“福满乾坤”荣获金奖,“花好月圆”荣获银奖。
据李文科介绍,陇州花灯制作工序繁杂,主要有破竹、削篾、扎骨架、糊纸、涂色、做手攀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分为10个左右的小步骤,而且一个花灯由灯攀、竹笼、灯笼须三个部分组成,制作一盏精美的花灯要花费大量的心血,一个人一天也就做三四个,而且现在一个就卖18到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