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神州大地笼罩在一片疫霾之中。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年来宝鸡科学应对,全力以赴,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
▲2022年12月15日,经二路医药大厦门前,市民排队做核酸。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宝鸡人致力于荡涤疫霾,如今,随着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新十条”),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评价说“三年疫情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黑暗终将过去,黎明终将到来。回眸过往,宝鸡作为一座老牌工业城市,不争的事实是,在这场疫霾中,方方面面均受到了巨大影响。然而,“新十条”的落地,正在对这座城市,注入崭新的能量。
这股能量,波及宝鸡1.82万平方公里全域,波及“三百六十行”全业:
遍布全市城乡的重大项目,建设开始“换挡”提速了;
太白山等旅游景区的搜索指数急剧上升了;
高速路口,大货车、小汽车能够自由穿梭,不再“忌惮”健康码、行程码;
市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患者们进出自由,不用再亮出限时“核酸码”了;
……
“新十条”,正在唤醒和助推宝鸡这座城市,让这里早日恢复烟火气和元气。
“新十条”,聚焦着“优化”“精准”,也聚焦着人们久违的微笑,更聚焦着宝鸡这座城市在“后疫情”时代中新的起点。
“新十条”落地,让前些日子习惯了被“起床做核酸啦”唤醒的宝鸡人,多少有些突然。而这种突然,直接体现在情绪上。
焦虑、无措,甚至是恐慌,市民的这些负面情绪,直接作用于社会方方面面。
▲2022年12月27日,一名患者在高新医院发热门诊看病。
2022年12月19日上午,市民孙韬一大早赶到市人民医院北门外,花5.5元进行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这意味着,当日他可以顺利进入医院就诊了。然而,当他当日15时许,进入医院大门,低头从包里取出抗原检测证明,准备亮给门口的值班人员,却被告知“直接进,啥都不用检查”时,他明显有些慌张,嘀咕道:“啥都不查咋行,那‘小阳人’岂不也能自由出入?!”
▲2022年12月25日,渭滨区姜谭路百合花城小区内,居民自费做核酸。
2022年12月21日下午,平日里熙熙攘攘的市区经一路步行街人流量明显偏少,在最热闹的101小商品批发城一层,往日里数百家摊位仅有三分之一是正常营业的,大多数店铺都用布帘或者竹帘遮挡住摊位歇业。一名糖酒摊的店家告诉记者:“咱这里人来人往,谁不怕‘阳’?我这儿是有人家办喜事提前预约来取糖果和红酒,不然我也先歇几天再说。”
同样,在新福路十字路口,这里已经发展成附近区域“夜间经济”的集散地,每到夜色降临,这里商铺林立,各色小吃沿街排开,熙熙攘攘的人流让这里充满了烟火气。然而,2022年12月24日,这里却人流明显偏少。摆炒面摊的张师傅一边翻炒着面条,一边与相熟的食客寒暄:“平常一晚上,差不多能卖小100盘炒面,最近不行,能卖到40盘就算不错了!”
▲2022年12月18日午饭时间,经一路步行街略显萧条。
2022年12月6日20时许,众信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姚文远(化名)正载着一名乘客从宝鸡南站离开。他告诉记者,今天他天不亮就出来跑车了,但是生意明显不行,跑了一个大班约14个小时,只赚到250元。他掰着指头向记者算了算:“坐车的人太少了,这一天下来,扣除80块甲醇费,90块份子钱,40块保险费,也剩不下多少了。”
记者走访我市渭滨区、金台区、宝鸡高新区各个区域,实际上“新十条”落地后,近期的宝鸡市民,感动,却又不太“敢动”。
从“防控”到“松绑”——“新十条”落地,人们的心态也跟着急剧变化。原本“笃悠悠”懒得戴口罩的,也立马戴上口罩保护自己,因为意识到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有些人却变得忧心忡忡,如今核酸不必测了、场所码也不用扫了,甚至感染了奥密克戎后也不会被集中隔离了……面对茫茫人海却不知孰“阴”孰“阳”,瞬间没有安全感了。
因此,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就是在减少出门次数的同时,尽量储备相应的药物。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022年12月20日之后,我市多个区域退烧药短缺。
在中山路北京同仁堂药店,记者要求购买连花清瘟胶囊、感康、布洛芬等药品,刚说了药名,前台工作人员就摆摆手,说:“不好意思,这些药全部卖空了。”
在新福路众友健康药房,记者同样要求购买上述药品,工作人员说全部售罄,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补货”。
在经二路健生大药房,工作人员笑着对记者说:“我们自己也都没储备下这些药,现在这些药可不好买。”
▲2022年12月17日,经二路一家药店内,感冒退烧药断货,仅能买到润喉片。
在高新区百姓大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药前些天已经全部卖完,并让记者留下电话,说“一旦补药,可以及时通知您。”
在全市最大的药品零售企业宝鸡医药大厦,记者看到放置布洛芬、感康等药物的货架上,这些药品全部售空,工作人员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补货,她建议记者可以先买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品和保健品,因为“增强免疫力对‘阳’了是很有辅助作用的”。
“很明显,在这场‘遭遇战’面前,很多人在思想和情绪上,还没准备好,先给自己的情绪戴上了‘金箍’”,市康复医院心身科主任刘烨从业近20年,同时也是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她认为,防疫政策“松绑”之后,我们都要调整心态,不要“胡思乱想”,更不必“杞人忧天”,科学认识和对待眼下的新冠病毒,积极防护和治疗才是上策。
刘烨认为,实际上以目前来看,心情的平和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人在焦虑、愤怒、抑郁的情绪下,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所以别让自己在感染之前,情绪先生病了。同时,前期的“抗疫”,已经为宝鸡积累了众多医疗方面的经验,所以应当相信,面对政策的“松绑”和疫情高峰的来临,全市是能够携手平稳度过的。
如今,密接、次密接、行程卡、高风险地区等词语正在成为过去式。居家自愈、发热门诊、药品供应、运力不足等成为新的关键词。
由于全员核酸检测取消,我市卫健部门已经不能准确掌握全市“阳”了多少人,但采访中,有专家表示,“阳”了的人正在迅速增长,预计中的第一波感染峰值即将到来。
▲2022年12月21日,一名市民在医药大厦购药结账。
“阳”了就很可怕吗?不。记者多方联系到三名近期“阳”了的市民,来看看他们的症状。
连续跑了大半个月出租车后,43岁的“的姐”张小丫“阳”了,与她一起“阳”了的,还有她从北京归来的二女儿。
张小丫高烧一度超过39℃,二女儿高烧甚至接近40℃,浑身酸痛,口服感康和布洛芬后,两人在经过几天的“汗蒸”后,体温慢慢降了下来。这期间,大女儿莎莎承担起了照顾两人的任务。
“不过五六天,挺一挺就过去了,没啥可怕的,”张小丫还打趣地说,“网上说这病毒还挺‘仁慈’的,总会给全家留下一个人做饭,看,我家大女儿就没‘阳’,专门留下来做饭了。”
这几天,张小丫和二女儿正在逐渐康复,核酸检测已经转阴,她的二女儿这几天也已经“活蹦乱跳起来”。
在“峰值”即将到来之际,在我市经二路一家商厦从事销售工作的小卢也“阳”了。
“刚开始的时候,发烧到38.5℃,尤其喉咙特别难受,就像刀割一样。”小卢说,当时他连感康等基础药物也很少,仅有三九感冒颗粒等药品,所以心里特别慌。
因为药物匮乏,所以小卢开始服用三九感冒颗粒外,还按照网上一些救治视频,开始用淡盐水漱口,同时无论渴不渴,都强迫自己多喝水。
三天后,小卢的烧慢慢退去,他裹着衣服到附近核酸点进行了核酸检测,最终确定已经“转阴”,这才慢慢放下心来。
与小卢工作地不远的一家电影院,工作人员王新宇在看到“新十条”的消息后,也十分振奋,在他看来,《阿凡达2》的上映,这可是近期电影中的一大看点,他相信观影人数会节节攀升。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阿凡达2》才上映不久,他自己却成了众多同事中“领头阳”,不得不回家休息。
“一个激光放映大厅三四百个座位,有时候甚至成了两三个人的‘包场’。”王新宇说道,自己接触的人也不算多,但还是“中招”了。
王新宇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是身强力壮的年纪,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今天是第三天了,浑身没有什么力气,但高烧已经退下来了,他觉得用不了三四天,自己就能好。”
记者在采访多位近期“阳”了的市民,他们的共同感受是,以前畏惧新冠病毒如虎蝎,现在感染后,只要好好休息,按时吃药,原来新冠病毒也不过是“纸老虎”,挺一挺也就过来了。
面对一拨又一拨“阳”了的患者,我市各大医院也开始“迎战”。
▲市民排队做核酸。
市中心医院,专门将发热门诊设立在医院东门外,与其他入院患者分流开来。用一名门诊医生的话来说,“自2022年12月7日起,我们正在迎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患者大军。”
在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记者看到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有些脸上还挂着明显的潮红色。
“2022年12月7日前,我们医院发热门诊日接诊量大约十几人,现在患者数量却已经翻了十几番,目前每天接诊人数都超过200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维安告诉记者,经过初步检测,这些患者中,“阳”了的占到一半以上。
▲医院病毒性感冒门诊。
接诊量的暴增,也让市中心医院迅速调整了接诊方案。医院已经将发热门诊接诊室从3个增加到6个,每个诊室的医生,从原本来的1人增加到4人。不过,即使这样,现场也有医护人员打趣地向记者说:“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两个人用。”
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维安:
从目前的医院接诊患者来看,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在准备有相应药品的前提下,是不需要前来医院就诊的,这种“扎堆”的情况,客观上挤占了医疗资源,应该将这些医疗资源,更多地留给身体抵抗力更弱的老人和儿童患者。
在家吃药养病时,如果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甚至加剧,还是需要及时到医院来就诊。
记者在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发热门诊看到,这些医院都遭遇了发热患者扎堆就医的情况。
在市人民医院北门外的发热门诊,前来就诊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来医院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手头一点药也没有,各个药店都买不到感康、布洛芬之类的药物,所以只能到医院来就诊”。
张先生的“买药难”遭遇并非个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阳”了的市民,实际都遭遇到感康、布洛芬等药品短缺的问题。
对此,记者采访了我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梁海云,她告诉记者:
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梁海云:
时下,布洛芬、连花清瘟等退烧药、感冒药紧俏难买,不过,用其他同类药品,也具有不错的疗效。
恶寒、肌肉酸痛,或鼻塞流涕、咳嗽者,宜服用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常用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清肺排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四季感冒片等;
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者,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常用蓝芩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清开灵颗粒、小柴胡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银黄清肺胶囊等;
咳嗽明显者,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常用苏黄止咳胶囊、三拗片、复合甘草合剂、急支糖浆、咳速停糖浆、宣肺止嗽合剂、通宣理肺丸(颗粒、口服液)、杏苏止咳颗粒、杏贝止咳颗粒、橘红痰咳液等;
乏力、胃肠不适、呕吐、腹泻者,宜服用具有化湿解表功效的中成药,药店有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小柴胡颗粒等;
伴便秘便干者,可服用防风通圣丸(颗粒)和藿香和中口服液;鼻塞流涕明显者,宜服用具有解表通窍功效的中成药,如鼻窦炎口服液、散风通窍滴丸等。
“后疫情”时代,宝鸡正在经历“阵痛”,但所有人都相信,这种“阵痛”后,将迎来一个更加健康的宝鸡。
▲2022年12月26日,市区新开路步行街。
前不久,在我市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上,也对熬过这段“阵痛期”进行了专题部署。其中,“坚持应接尽接,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接种工作,着力构筑‘免疫屏障’” 成为其中的关键安排之一。
“这种部署很科学”,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杜红忠认为,老年人群中,有糖尿病、脑梗等基础病症较多,这个特殊人群的疫苗接种,已经成为一道必须快速推进的必答题。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全市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正在快速推进。截至2022年12月20日,全市60岁至79岁老人,第一针疫苗、第二针疫苗以及第三针加强针,接种率分别达到93%、96%和92%,而80岁以上老人,第一针疫苗、第二针疫苗以及第三针加强针,接种率也分别达到91%、82%和76%。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宝鸡60岁以上占比达到22.66%,因此,必须快速推进老年人群体疫苗接种工作”,杜红忠说,目前他们经过测算需求上报疫苗供应计划,疫苗到位后及时做到疫苗冷链管理,及时分发,目前全市疫苗可以保证供应不断档、接种可选择。
小寒已过,又到数九寒天的流感高发季,相关专家表示,在这两者相互叠加的时段,一定要区分好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的区别,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市民排队做核酸。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呢?我市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重者可能伴有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全身表现一般较轻,通常3-5天恢复健康,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流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食欲减退,同时可伴有高热、寒颤、头疼、头晕、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而感染新冠,则以发热、干咳、乏力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味觉或嗅觉减退等症状。
“天气逐渐转冷了,流行性感冒进入一年一度的高发期,这时可能存在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杜红忠建议,个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在这一季节慎之又慎,最好尽早接种疫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减少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
“无论身体是否强壮,在这一时期,都应该尽量做好防护。”宝鸡高新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王玲萍告诉记者,近期高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人数每天高达180人至200人,其中身体平时状况较好的中年人占到一半以上,而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已经“中招”,因此市民一定要绷紧防护这根弦,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田辉:
近期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其次,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避免用未清洁过的双手触碰口、眼、鼻。
同时,还应当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应避免和患者近距离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记者在我市各处的采访中,众多人的共识是“最艰难的时刻,我们都挺过来了”。的确,三年来异常艰巨的“全民战疫”,多少人在付出、在承受、在努力。
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三年来,宝鸡从被迫应战,到一步一步走到了掌握战略主动,直至迎来了“病毒越变变弱、我们越变变强”的调整时机。
这种调整,的确有“阵痛”,大家相信,这种痛,只是一阵子。
前几日,在渭滨区新宝路35、36号院发生了一件暖心事。当日21点,有居民在小区微信群里焦急地发出“孩子发烧,谁家有布洛芬给支援一下”,随后,同小区邻居积极响应:
“我家有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看你要不要?”
“我这里有,你是几号楼,我给你送过去!”
……
没过多久,这名求助者发出微信:“谢谢,已经给孩子吃了。”同时打出一个双手合十的表情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这次城市的“阵痛”中,无数暖心的事情正在宝鸡的大街小巷上演着,互帮互助正成为大家的共识。
2022年12月30日,记者再次在市区经二路等地药店进行采访,采访中,怡康医药超市、乐榕融健康药房、健生大药房、医药大厦康华药房等药店,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等药品依然紧俏。不过,医药大厦康华药房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积极进货,预计这几天退烧药就能到货。”
采访中,一名正在发热门诊就诊的市民略带打趣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人这一生,不但有‘如约而至’,还有‘未来可期’,未来我和宝鸡这座城市,都一定会‘痊愈’的。”同样,采访中,一名“杨康”也微笑着说出了众多人的心声:“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元旦刚过,记者从我市商务系统获悉一个好消息,元旦小长假,全市重点监测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2879万元,同比增长7.12%,久违的烟火气正在宝鸡这座城市越来越浓。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