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在新闻之外找灵感

(来源:网站编辑 2022-12-18 05:24)
文章正文

  2020年8月下旬,宝鸡市委书记给报社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要求对宝鸡市一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工程——蟠高快线,进行重点报道。社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经济专刊部(现在名为产经新闻部),我是部主任,认为事情重大,理当自己上手。没想到,市委书记这么重视的工程,在采访过程中却极不顺利。有的部门认为省厅的批文还没下来,不敢提前表态;有的单位认为项目资金到位太少,不愿继续推进工程建设。于是,接受采访扭扭捏捏、遮遮掩掩。


  虽然采访任务最终得以完成,但采访过程中的诸多奇怪现象却令我久久不能释怀。


  我将此事放在部内与记者讨论,没想到大家均有同感。都说以前各级领导见了记者笑脸迎、如今见了记者绕着走;好多领导怕出名、怕担责,担心成绩说多了上面加担子,而且张口闭口不是“条条框框”太多了,就是“现在的事不好干”了。反正就是各种“怕”,与市委一向倡导的敢于担当、“跳起来摘桃子”精神背道而驰,相去甚远。我认为这个现象不合常规,有悖常理,就把这事一直记在心间。


  转眼到了12月,好多单位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有些单位的干部在汇报工作时,不是说某个领域有红头文件约束,就是说某个事项没有政策依据,一再强调“纪律红线”踩不得、碰不得,以此证明自己某些工作没干好是有客观原因的,言语中甚至流露出“怨气”“戾气”。


  乍一看,这样的领导干部似乎并无不妥,是懂规矩、守纪律的模范。但反观他们的工作,许多与“纪律红线”并不相干的事情,原本需要他们开拓创新、大胆突破,却因他们的无所作为而原地踏步、迟滞不前。


  面对新时代千帆竞发的发展局面,他们不但不反思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根源,反而千方百计找理由为自己开脱。结合几个月以来的所见所闻,堵在心口的一个问题豁然开朗——这不就是拿纪律红线当幌子,给自己的怠政懒政行为找借口吗?


  作为党报记者,我认为有必要拿起手中的笔,用好党报评论这个武器,为营造昂扬向上、实干担当的社会氛围尽一己之力。猛然间,评论标题《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就闪现在脑海里。我将想法立即汇报给社领导,社领导不仅大力支持,还鼓励尽快动手。由于酝酿时间较长,基本框架已有雏形,仅个把小时就成文交稿,后经社领导进一步修改,很快予以刊发。


  获奖背后的两个密码


  党报聚焦社会热点,引领社会风尚。就功能而言,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党报评论要因时选题、应时而作、为时献策、替时答卷。也正因为紧贴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党报评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引导社会舆论的正能量才能充分释放。我想,评论《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之所以能够得到中国新闻奖评委的认可,可能就是因为“问题”抓得准,针对性强,戳准了社会诟病。结合这篇评论的创作过程,分享两点体会。


  一是党报评论要精准对焦,有的放矢。


  文章合为时而著,评论更是如此。为党报撰写评论,要始终把党和人民关心的事作为自己关注的“焦点”。纪律作风是党报评论的常用题材,但要围绕一个题材不断出新出彩,绝非易事。因此,同样的题材,要写出新意、避免人云亦云,就要下一番功夫。这就要求记者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善于独立思考,用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不能跟着别人走老路,嚼别人嚼过的馍。


  同样的题材,只要角度新、立意新、论点新、论述新,照样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反之,如果视野不开阔,不能触及社会热点和痛点,东施效颦,亦步亦趋,说出来的话、论出来的理自然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但读者不买账,预期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记者发现新闻源后,就要通过深思熟虑来洞悉现象本质,提出令人信服的解决办法,用道理还原事实、用论述打动读者,让不明真相者知其原委,让不辨是非者知道对错,让彷徨观望者坚定信心。如此,评论才会摆脱无的放矢的尴尬。


  二是党报记者要善于积累,久久为功。


  一篇针对性、思想性、说服力俱佳的新闻评论,绝非一时兴起、信手拈来那么简单。文章的背后,往往凝结着作者多年的心血,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结果。


  吃了近30年新闻饭,我早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日常采访中,但凡能触及我灵魂的东西,绝不轻易放过。心灵能感触到的东西,新闻价值一定胜过眼睛所见。一时无解,那就沉淀,终究会有开窍的一天。


  我以前擅长写通讯,这些年感觉自己有了一些政策积累、思想积累、阅历积累,慢慢尝试着向评论发力,在承担宝鸡日报部分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同时,还兼任陕西日报评论员,就更加强化了这方面的意识。在《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成稿之前,我已多次针对营商环境、纪律作风等写过类似的评论。每一次写作前,都要重温党中央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力求精准把握精神要义,并到相关部门广泛走访,了解事实真相,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此,也就养成了对此类问题不断思考的习惯,拥有了相似问题的认识积淀。这篇评论所论及的事情,对许多人而言并不生疏,大家也许都已看到。我比别人只是多了一层思考,没有轻易放过而已。


  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记者


  评论《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的获奖,以及产生的社会反响、发挥的舆论效应,使我对当好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又有了新的认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评论的分量,往往取决于新闻线索和素材的质量。而真正有价值的线索和素材,材料里没有,电话里没有,办公室里更没有。只能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到万花丛中去采集。评论要想打动读者,自己要有感而发;要想溅出火花,自己先靠近钢炉。所以,记者要通过践行新闻“四力”,不断锤炼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在纷扰复杂中,通过对与错、好与坏、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的反复分辨甄别,不断增强自己发现新闻的基本功。这就要善于洞悉社会现象,留心捕捉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社会轨迹,通过深思熟虑,透过现象看本质,揭露事实真相。



  最忌讳的,就是记者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总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甚至甘于默认,久而久之就消磨了自己的新闻发现力,致使好线索从身边溜走,或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阅历深的记者都知道,有些有价值的好线索,恰恰是从被采访对象或某个文件中的一句话中捕捉到的。往往不经意间的一句“题外话”,反而隐含着重大题材。


  这篇评论及以前获得的二十多个陕西新闻奖等奖项,其灵感的触发、线索的获取,大都来自于新闻之外的“新闻”。我觉得作为身处基层的地市党报工作者,只要紧贴实际,善于观察,多动脑子,就不愁找不到好线索、好素材。


  中国记协主席何平曾经说过,一个称职的记者,至少应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由此及彼的眼光、从微观中把握全局的眼光、从偶然中洞察必然的眼光。他说, “眼光”的背后,反映的是记者的洞察力、识别力和判断力,归根到底是记者的思维能力。若想成为有“眼光”的记者,必须是一个有“思想”的记者。


  何平主席说的“四种眼光”,高屋建瓴,一语中的。愿与各位同行共勉,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记者!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