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北京市
© | 陈仓识火
西府臊子面甲关中
岐山臊子面甲西府
臊子面,是宝鸡人最浓的乡愁
西府人爱吃面,会吃面, “一顿离了面,心就发瞀(mú)乱”。“面食大佬”陕西有一百多种出名的面条,可就算花样再多, 宝鸡岐山臊子面的地位始终 无法代替。
© | 《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宝鸡人来讲 “面”才是压轴大菜。
其中当属 臊子面占据头把交椅,无论是 “红白喜事唱大戏”还是逢年过节又或是宴请亲朋好友,唯有那一碗 “臊子面”才是最值得期待的。
在宝鸡,吃臊子面是家常便饭,也是 最高礼仪。
历史悠久
这碗面的 “来历”
岐山臊子面是 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岐山县还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 “中国臊子面之乡”称号。它的历史太悠久了,几千年来,臊子汤都在岐山村村落落的面锅中翻滚。
© | 视觉中国
当地史制记载:臊子面源于周代尸祭制度的“竣余”礼仪,即先敬神灵祖宗,剩下轮到君卿,最后才是普通人。
© | 《舌尖上的中国》
直至现在,岐山地区的流水席,第一碗臊子面都是不上席的,而是要由小字辈将面端出门外泼两次汤,象征祭祀天神地神,碗中剩下的汤称为“福把子”泼给正堂的祖先牌位,之后的臊子面才会按照辈分和身份次序上席。
© | 视觉中国
过去吃面剩下的汤不能倒掉,而是要回锅再煮,既取“余”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回锅的汤已经只能在地方志中看到了。
九字口诀
一碗面的 “简历”
无论你身处何地,一定听说过岐山臊子面。
这是一种源自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特色面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它以面条细长、臊子鲜香、汤味酸辣而闻名,被誉为 “陕西面食之首”。
© | 宝鸡文旅
它的制作工艺也很讲究,要求:
面条“薄、筋、光”
臊子“酸、辣、香”
汤“煎、稀、汪”
© | 宝鸡文旅
面要薄劲光。传统上面条得用压的,面条特别劲道;但现在大部分人家早就没有压面的手工铁棍了,只能用手擀,也必须要擀得薄薄的;加了鸡蛋和盐才能特别有力气,不能软踏踏,还得加点碱,让面条更加光滑。
© | 宝鸡文旅
汤得煎稀汪。“煎”就是汤底要煮得滚烫烫的;还不能一口大碗满满当当的面条只一点汤,而必须用小碗盛着,一碗里只有一筷子面条,宽汤浇上去,稀稀的一碗,方能把面全浸在汤里,从汤底里吸取味道出来;最后这个“汪”字,是说汤里油分大,看着亮亮堂堂的。
© | 宝鸡文旅
味道酸辣香。酸是来自用岐山醋加香料熬得香醋,是岐山臊子面的底味。辣椒面在炒肉臊子的时候加得多多的,跟各种香料激烈碰撞,把整锅肉都染得红彤彤的。香醋一加,小火一炖,醋的刺激就变成了绕指柔,肉臊子也软烂入味又粒粒分明。
© | 宝鸡文旅
这九个字就是它的“简历”。想要做出一碗地道的岐山臊子面,这句口诀的每个字都是不可小觑的关卡。
一碗臊子面
想要做好 绝非易事
想要把臊子面做好绝非易事。
从备材、制作再到上桌,要经历揉面、擀面、犁面、炝汤、下面、浇臊子等一系列流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口感。
© | 豆果美食网网友桃之夭梅梅
臊子面的面条一定要用手工面,和面时加入少许碱面,这样和出来的面比较硬,口感更佳,柔软却又劲道。
© | 纪录片《辣子曰》截图
之后用擀面杖一点点擀开擀薄,用大切刀犁面,切成均匀细长的面条,收成一把一把的摆放在大案板上,边吃边下。薄薄的切面,下锅后就变成半透明、亮光光的样子,可是下到锅里却不会断裂,吃到口中也有嚼劲。
© | 宝鸡文旅
要说手擀面是臊子面的骨肉,那么臊子汤就是臊子面的灵魂。
© | 宝鸡文旅
陕西人把制作臊子叫“燣”臊子,燣臊子肉是臊子面的精髓。臊子肉燣得好,臊子面就成功了七八成。制作臊子肉兼具了煸、炒、煨、炖等技法,同时还需配以桂皮、八角、辣椒等一众佐料。正宗的臊子肉出锅时色泽油亮,酸香辣适中,色、形、味俱全。
© | 宝鸡文旅
入汤菜讲究五色,木耳豆腐寓意黑白分明:鸡蛋要煎成蛋皮,切成菱形,象征富贵;胡萝卜寓意日子红火;蒜苗或韭菜作为飘菜,代表生机勃发。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寄托了岐山人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 | 宝鸡文旅
臊子和入汤菜都准备好,就可以在铁锅里“呛汤”了。其实就是先用油爆一下花椒或者其他香料,然后再倒入醋,使醋味香而不酸,再放清水,旺火煮沸。接下来放臊子,搅匀煮开后,再放入汤菜,加调料。
© | 宝鸡文旅
转文火,使汤一直慢慢咕嘟。飘着红油的汤,油亮亮的,这样的热汤浇在刚刚出锅的热面上,盛面时要求宽汤,即稀。汤多面少,一碗充满酸、辣、香的浓烈口感的臊子面就做好了。
岐山臊子面好吃还是其次,它不仅是一道美味,更承载着深厚的地方文化,体现了宝鸡人的热情与好客,最重要是它慰藉了几千年西府百姓肚中的温暖和舒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