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为进一步发掘和总结陕西各地典型经验做法,2022年,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乡村振兴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陕西日报社主办,陕西省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群众新闻网承办,陕西旅游集团、陕西省互联网协会支持的“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系列主题活动成功举办,全面展现陕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重点工作。
自活动启动以来,采访团深入铜川市印台区、黄龙县、子长市、宝鸡市陈仓区、旬邑县、佛坪县、富平县、蒲城县等地进行调研,将目光聚焦基层,通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全面展现陕西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和战略意义。
结构调优,农业发展有奔头
绿色是陕西农业最亮的底色。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必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在陕北,黄龙县瓦子街镇偏石村将原有28户民居进行改造,配套建设书橱、农家乐、游客接待中心,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小商店10余户,发展金丝皇菊200亩,建起休闲采摘园1个,增加集体收入15.6万元。
在关中,蒲城县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商品种类已达到上百种,在全国设立营销窗口60多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辐射带动农户860多户,帮助1000多位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依靠织布技艺找到了发挥特长的新天地,也让土织布手艺得到传承和发展。
在陕南,佛坪县王家湾村围绕乡村振兴目标,紧盯以草莓等水果种植为主的生态产业发展,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管理,积极流转土地,盘活闲置资源,流转并开垦土地240余亩,建设由村集体主导的农业示范园,种植包括6个品种的20余亩草莓及35亩猕猴桃、20亩八月瓜、30亩车厘子。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亚政介绍,近年来,陕西立足脱贫地区资源优势,促进山地苹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做优,持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让206.5万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
特色乡村,带动农民共致富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先决条件,那么产业振兴就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陕西正在迎来农业发展的新时代。
打造知名品牌,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据了解,2022年,富平鲜柿产量达到28万吨,加工柿饼7万吨,全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5亿元。富平县按照“政府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培育产品品牌”双牌同创的思路,推动富平柿饼品牌战略升级,走出了一条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品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的存在,可以在无形中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和动力。”富平县副县长詹辉说。
创新联农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玉米托管入手探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户安排“田管家”,黄龙县三岔镇摸索出三岔玉米托管“两委托、两跟进、一保障”的221模式,实现了小农户、服务组织、村集体和社会层面“四方共赢”。原先,村民们的流转土地一亩地收入仅有300元至500元,在进行玉米托管后,毛收入可达到每亩1600元,除去600元左右投资,净收入1000元,比单纯流转土地平均每亩增收500元至700元。
推进三产融合,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在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万亩花椒产业示范园示范点,花椒年产量达400余万斤,年产值约2.2亿元。28个百亩以上示范园,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助模式,通过产业发展、低产花椒园改造、示范园区建设、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产业兴旺是农业发展的重点。陕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扬长避短,走特色路、打特色牌,聚焦延链、强链、补链,不断发展壮大果、畜、菜、茶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产能稳定、保障有效的主导产业供给体系,带动了农村群众收入稳步增长。
美丽家园,实现城乡共繁荣
无论是垂钓,还是采摘,抑或是烧烤,不管你想要哪种休闲方式,如今都能找到适合的目的地。
一村一落皆美景,花园乡村入画来。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南堡寨村的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依托滈河生态治理,实施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构建“大田种植+特色果蔬+特色花卉+特色养殖”四大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唐村系列特色产品,同时,引入知名农文旅企业,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研学培训等综合业态。
旬邑县牢固树立“产业为先”导向,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坚持“果稳面、粮稳产、菜精细、菌扩量、畜集约”发展理念,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着力构建“六主导四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两带三区多点”产业空间布局;在狠抓一产提升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向农产品加工销售、乡村观光旅游、物流配套服务等方向多线延伸、全面拓展。
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翟家坡村深入挖掘历史内涵,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将有200余年历史的翟家坡社火脸谱打造成文化振兴的金字招牌。他们设立社火把杖、脸谱绘画、服装展陈、西府木偶、西府皮影以及模具制作等6个展室,举办社火把仗、脸谱、服装学习班,为脱贫群众以及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增加一技之长、提供就业门路。如今,翟家坡村初步形成了“看社火表演、品农家美食、观自然风光、传承非遗文化”的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烟火藏诗意,诗意藏乡间。
如今,农业不再是单纯“收收种种”,而是加速向休闲、生态、文化等新功能拓展。随着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文、旅、康养等加速融合发展。
“农”墨重彩绘新景,步履铿锵踏新程。近年来,陕西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3+X”特色产业,积极培育9大农业全产业链,稳步推进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让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