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资讯 陇县教育 宝鸡资讯 陇县房产 陇县汽车 陇州社火 陇州人物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宝鸡有展区,篆隶草楷行你能分清吗?

(来源:网站编辑 2023-04-19 12:11)
文章正文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宝鸡有展区,篆隶草楷行你能分清吗?

2019-09-05 16:47 来源: baojinews

原标题: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宝鸡有展区,篆隶草楷行你能分清吗?

悠悠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遗珠众多,而书法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即将举行的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最高规格的综合性书法箓刻展览,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四年一届,迄今已举办十一届,已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界具有强大号召力的品牌和当代中国书法创造发展的风向标。

本届国展按书体分设三个展区同时进行,其中行书、草书展区设在陕西省宝鸡市,楷书、隶书展区设在湖南省长沙市,篆书、篆刻、刻字展区设在山东省济南市。

这里提到的行书、草书、楷书、隶书、篆书,你都分得清吗?宝鸡出土的海内三宝铭文、石鼓文及醴泉铭碑文又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金文、籀文的代表作都出土于宝鸡

中国文字大体上来讲,分为古文字和近代文字。古文字是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广义上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古文,而狭义的大篆则特指籀文。

甲骨文产生于距今约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主要出土于河南殷墟,由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问——甲骨学,王懿荣也被尊为“甲骨文之父”。从书法的角度来观察,甲骨文质朴、古雅、自然,虽不像后世一些字体那样法度谨严,但也注意笔道分布的均称、平衡、疏密,讲求字的体势美。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特点是笔道首尾出锋,结构严谨,行款章法自如。起源于殷商,盛行于周朝。古时称铜为金,所以将铜器上的铭文称作“金文”。又因金文多见于钟鼎,故又称“钟鼎文”。金文的代表作海内三宝(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全部出土于“青铜器之乡”宝鸡,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又被称为书法史上的“四大国宝”。

籀文起于西周晚期,传为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作,其代表性作品就是出土于宝鸡的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康有为称其“中华第一古物”“书家第一法则”。从书法上看,石鼓文字行方正、大方。其势风骨嶙峋又楚楚风致,确有秦朝那股强悍的霸主气势。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十面石鼓于唐初出土于宝鸡凤翔后,备受文人们的关注。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对石鼓文的艺术价值极口称扬,诗人杜甫、韦应物、韩愈等也竞相赋诗咏赞,学者对石鼓之谜更是多方考证。

六国古文是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以外的东方六国的区域性文字。王国维说,“古文”是东土齐、燕、赵、韩、魏、楚等国使用的文字。从总的倾向看,秦国地处宗周故地,直接继承西周文化,它的文字变化较小,比较规范,沿着籀文、小篆的路线发展,其最大的特点是规整化;而东土六国的文字的最大特点则是俗体盛行,异形异构现象十分突出,简省变化较大。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由丞相李斯等人在秦篆基础上统一各国文字而成的标准化文字。小篆是一种体现线条美的字体,具有均匀绵长的结构美。

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秦又着力推行“书同文”政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的全国范围的文字统一改革。

隶草楷行都是近代文字

隶书起源于秦朝,相传秦朝书法家、内史蔡邕首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秦统一后推行的小篆并不便于书写,衙门中专掌文书的隶人为了简约易写,大量使用了隶书。由此,引发了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隶变。

隶变是指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结束了古文字阶段,标志着古文字演变成近代文字的起点。隶书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笔势生动,风格多样,故学写隶书者重视,“汉隶”之名天下传,代表作品有《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等。

草书始于汉初,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最早出现的是章草,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因草书难以辨认,故而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楷书,多用以纠偏,《辞海》所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书法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在唐代发展空前,名家辈出,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学书须先楷法”的说法为古人说看重。现存于宝鸡麟游县九成宫的《醴泉铭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正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代表作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此外,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宝鸡新闻网记者 黄河 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