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网 宋秉琴)武爱玲是宝鸡市岐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站站长,1972年出生的她,已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治理工作岗位坚守30余年。她用专业知识帮助农民丰收增产,将青春奉献给了所热爱的西岐大地。
3月3日下午,武爱玲和同事来到岐山县益店镇妙敬村的农药减量控害示范田,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控指导和试验调查采样工作。她告诉记者,随着气温回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也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她和同事也加大了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
武爱玲出生在岐山县农村,深知农民种粮的不易,小时候的她立志长大了要学本领帮农民减少农作物病虫害。中考填报志愿时,她选报了农校的植保专业,1991年毕业时,她被分配到岐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此,她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三农”事业增砖添瓦。
因工作的特殊性,武爱玲经常要和同事去地里调查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一年平均有140天的时间都要下地,办公室里放着下地的鞋子、衣服和遮阳帽。大家都笑她们在办公室里打扮得像白领,一下田地秒变朴实的农民。
“四五月份是病虫害高发期,这两个月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去地里一趟。”武爱玲说,遇上小麦条锈病这类重大病虫害,她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忙碌,白天在地里调查,晚上在单位加班写技术方案,争分夺秒和条锈病作斗争,保粮食丰收。
“这个工作我是越干越爱,越干越有成就感。”武爱玲说,在大家的防控指导下,看到农作物在大灾之年没减产,且连年增产的时候,她的内心是自豪的,这也让她真切感受到了农业工作者使命的光荣。
武爱玲说,现在国家倡导农药减量控害和绿色防控,所以她们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试验筛选高效低毒的生物药剂及最佳防治方式和防治时期,最终集成出最佳防控方案并进行防控技术指导。
武爱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农服务的初心和宗旨,她每年会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开通个人防治热线,解答群众问题,并举办培训班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她参与完成的陕西省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创新集成与推广等17个项目获国家及省市县表彰,提出的“条锈病早期防治加入保护性杀菌剂以提升和延长防效”等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与推广。
“当好政府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好参谋是我的职责,我将继续不忘初心,尽职尽责、刻苦钻研,为农业丰收增产贡献农技人的力量。”武爱玲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