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1年的不到6000辆到2022年688.7万辆,增长了1000倍以上,渗透率由2016年的1%到2022年25.6%,提前三年实现2025年规划目标。这说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全面市场化的拐点。在这个阶段,确实有必要好好回顾一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换道超车的原因。
近期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也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行业专家、政府部门领导,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了深度的解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以纯电动、插电及增程式混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的“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从基础研究的加强和市场关于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需求在逐步上升,基础设施、基础标准和监测能力以及示范运行取得了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也认为,今后二三十年,汽车产业、信息产业、交通装备、能源化工相关产业,将发生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一方面是锂离子电池引领电动汽车革命;另一方面是碳中和战略引爆新能源革命;还有就是ChatGPT引发人工智能革命;这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无疑,万钢和欧阳明高的发言,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涉及产业链上下游诸多企业,无数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和经历。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夕勇,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见证人之一,近期撰写了《致敬,中国新能源汽车30年》(以下简称《致敬》)。以广阔的视角,回顾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篇很好的参考。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夕勇
在《致敬》一文中,有一个重要的提法,就是将1992年作为中国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端。张夕勇在文章中提到,1992年8月,时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的钱学森院士向国务院写了一封信,信中明确提出“我国汽车工业应跳过用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建议,建议国家层面制定蓄电池能源发展计划,进入汽车新时代。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同志在回信中指出,“我非常赞成和同意你的观点”,并安排国家计委科技司具体研究落实钱老的建议,由此开启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探索阶段。
这一提法颇具文献价值。有了这样准确的历史界定,将更有助于我们从全局去看待今天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
张夕勇在《致敬》一文中,以较大的篇幅,回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并把这个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部分。
其中,第一阶段是1992-2006年,属于筚路蓝缕的状态,主要聚焦了中国连续的四个“五年计划”,通过政策推动、科研攻关,将新能源车作为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2007-2017年是第二阶段,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迎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小规模示范运营,向大规模示范运营转变。其中,2009年成立的北汽新能源,是国内第一家新能源汽车股份制公司,第一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2013-2019年,北汽新能源连续七年位居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可以说,北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期的先行者,也是新能源汽车成熟期的创新探索者。
第三阶段是2017年-2020年,可称一骑绝尘勇向前,中央政府持续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引领行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助力产业健康发展。使得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自主品牌企业占据主导。并且产业人才不断聚集,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梯队及体系。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也包括一些标杆性的企业快速成长,引导产品走向市场化的过程。
而2021年至今,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四阶段,可称四面开花墙外香,行业真正进入了普及期。自主品牌产品全面爆发,插电混动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中国企业也加入了全球竞争的过程。
结合新能源汽车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成就,《致敬》一文也总结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主要包括:一是在电池原材料和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领域亟待新突破;二是成本高于售价及产能利用率不足,整车企业减亏、扭亏压力巨大;三是部分城市对新能源汽车实行总量限购或对纯电动、插电混动实行差异化政策,不利于大规模推广,还需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四是商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还较低,大城市新能源商用车通行权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五是智能网联化如何把在电动汽车上的优势向燃油车和商用车上嫁接,转移共享还需要加快推进。
文章的最后,张夕勇总结到,只有坚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好政府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高效协同,只有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只有广泛调动起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张夕勇笔耕不辍,已经发表了多篇著作。而这篇《致敬》的文章,既是站在从业者的角度,又是站在不乏全行业视角,通过对历史的认知,以及经营管理的实践,对行业进行深度思考,体现了独特的观点和价值饱含责任感。
《致敬》一文中写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1992年到2022年,整整30年,从零到一,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工程技术人员发明创造和科研攻关,有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持续不断地优化市场环境,更有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社会责任担当。
确实,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而且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技术和能源转型、结构调整等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30年取得的成绩可喜可贺,发展成就振奋人心,几代汽车人的汽车强国梦越来越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有了底气,也应该在世界范围内有所担当。
因此,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曲折历程,总结宝贵经验,更有助于引导后来者踔厉前行。《致敬,中国新能源汽车30年》,值得业界人士研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