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传递爱国正能量;多维滚环模拟太空穿梭场景,讲授天文知识……看着让人眼花缭乱的教育新科技,70多位离退休老教师在参观过程中纷纷感叹:“新时代,新教育,好,真好!”
新科技只是陕西省宝鸡市新时代·新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鸡教育人从“新”开始,旗帜鲜明地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德育目标,努力让体育和美育硬起来强起来,强健学生体魄,涵养美丽心灵,呵护困境儿童,推进对外开放,让每一个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城乡教育迈步走向新天地。
守为党育人初心 担为国育才使命
如何从阳明心学看中美贸易战?日前,在宝鸡中学举行的一堂思政公开课吸引了在场师生。
“风趣幽默,深入浅出。”“醍醐灌顶。”“充满力量和感情。”……下课后,学生们围着授课教师王文军意犹未尽。
“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思政‘金课’,是‘新德育+大思政’模式为德育立住了魂。”宝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炳良说,近年来宝鸡构建以党政统筹为保证、学校教育为纽带、社会教育为环境、家庭教育为基础的多路径融合和多功能互补育人体制,让德育更有方向,德育形式更丰富、更新颖、更切近学生。
宝鸡市高新三小模拟长征打造了“重走长征路”思政课。“‘战士们’,出发!”随着高新三小校长李琳一声令下,学生们迈开步伐,迎接一场17公里的徒步“急行军”。行军中,他们不仅要面对食物零补给的考验,还要经过“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等多道关卡,体验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
“累、饿,我都快虚脱了。明白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完成革命先烈的遗愿。”……经过7个小时的“长征”,学生们的切身感受是教育效果的直接反映。
阳光体育强体魄 审美教育美心灵
每周五下午是宝鸡市高新小学体育社团活动时间,这是学生们最欢呼跳跃的时候,他们纷纷奔向自选社团,玩棒垒球、打篮球、踢足球……不亦乐乎。
如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已成为宝鸡教育人的共识。广大城乡中小学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不断丰富体育、美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助力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涵养美丽心灵。
“红攒绿敛逸香匀,一树鲜妍万点春。莫道枝低花梗短,众芳丛里最精神。”“阆苑仙葩白玉兰,临风绽放傲春寒。凝脂素艳赢叹赏,最是月辉相照看。”……陈仓高中教师用诗情“花”意给学生上了一堂不一样的美育课。一种花配一首诗,诗和花交相辉映,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
“大家好,我是经典传唱人陆炫伊,我把王应麟的《三字经》唱给你听。”“我是经典传唱人张嘉怡,我把白居易的《琵琶行》唱给你听。”……渭滨区烽火中学以校园广播为平台,仿照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以“古诗+戏曲+流行音乐”的方式,引导全校师生学会发现、品鉴优秀传统文化的美。
呵护困境孩童 托起教育公平梦
深山路难行,挡不住送教人。太白县黄凤山小学教师郭让娥和同事在一次送教上门时,为躲避迎面驶来的大货车,车子滑进了路边的水渠,所幸被过路人及时连人带车安全救出。惊魂未定的同事问:“今天还送教吗?”“送!”郭让娥毫不犹豫地说。
这个坚定的“送”字,道出了宝鸡教育人呵护困境孩童、促进教育公平的决心。
千阳县南寨初级中学就是呵护困境儿童的践行者。南寨初中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生数曾达1600多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源大量流失。目前在校学生仅192人,且大多为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等特殊困难学生。为此,学校对这些困境儿童给予更多关注。
每周星期日下午,村民们经常会看到南寨初中校长常兴周站在校门口迎接返校学生。人们看不到的是,需要常兴周和教师们上门去接的事情也不少:南寨镇尧头村李某“厌学症”严重,出现辍学苗头,几乎每周都要上门接;史家坪村张某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不让他离家上学,需要上门接……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宝鸡市城乡学校还有很多。正是在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默默支撑下,宝鸡市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近2.8万人基本实现零辍学,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和少年累计421名全部实现送教上门。
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从新德育、大思政到新体育、新美育;从点心灯、促均衡到走出去、引进来,一幅谱写新时代宝鸡教育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05日第3版